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市井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5日
Kindle停止云端下载服务
电子阅读器“不香”了?

Kindle页面上显示将不再提供下载服务。

近日,“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停止下载服务”冲上微博热搜,许多人才想起自己也有一台“吃灰”的Kindle。因此,也有网友调侃:Kindle这下真的只能“盖泡面”了。

与其形成对比的是近年来众多国产电子阅读器的兴起与迭代。数据显示,2024年1至4月,电子阅读器的线上销量为16.1万台,同比增长37.6%。

由此可以看出,国人依然在阅读,只是不需要Kindle了。

曾经是电子书的代名词

2007年,亚马逊推出Kindle电子阅读器,掀起了全球电子书阅读热潮。那时,国内的电子阅读器市场尚未打开,Kindle不仅能还原纸质书籍的阅读体验,墨水屏的体验更是让其迅速抢占了市场。

亚马逊中国数据显示,在2013年至2018年的5年时间里,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累计销售数百万台,2016年时中国市场成为亚马逊Kindle设备的全球第一大市场。那时,Kindle就是电子书的代名词。

作为Kindle阅读器8年的用户,电子阅读爱好者陈子姗在2016年以958元的价格入手了自己的第一台Kindle。“我喜欢看小说,相对于纸质书,Kindle更方便携带。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子设备,它会让你更有阅读的沉浸感,不像手机容易被各种消息打扰。”

电子阅读器“头部”正式告别了

不过,随着硬件发展和阅读习惯变化,Kindle使用率越来越低,在二手平台上,它与跑步机、空气炸锅等并列闲置榜前列,被调侃为“盖泡面神器”。

“主要还是使用起来不方便。”市民翟羽雯现在将Kindle和另一台国产电子阅读器交替使用。“首先,要先把电子书下载到本地,然后通过另一个软件结合插件,把它们转化成其他格式,再把它同步到Kindle中。”

除此之外,读取速度太慢,容易卡顿闪退;无线传输经常失效,生态过于封闭;墨水屏仅能呈现黑白配图,阅读体验不理想等也是用户反馈较多的短板。

2022年6月2日,Kindle中国宣布,亚马逊将于次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用户将不能购买新的电子书。2024年6月30日起,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停止云端下载服务,未下载的电子书将无法下载和阅读,Kindle客户服务也同步停止支持。

国内数字阅读市场依然蓬勃

Kindle时代虽然已经落幕,但国内电子书阅读器的竞争仍在持续。

“看漫画超级爽,不仅没有延迟和残影,还可以在上面记笔记,读写PDF。”7月4日下午,位于长安广场的某家电卖场内,导购向消费者介绍一款售价为1989元的电子阅读器。另一款售价为994元的电子阅读器则打出了“实现软件APP自由”的标签。

显然,针对此前Kindle屏幕太小、生态封闭等痛点,国产电子屏正不断升级硬件,生态也更加开放,大部分可以在系统中安装其他安卓软件,探索更多办公和学习场景。

《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5.7亿,同比增长7.53%。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占网民规模的比例,首次超过50%。

其中,19岁至45岁是数字阅读用户主力的年龄段,占比为62.7%;6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由2022年的2.74%增长到4.2%。

日益增长的用户规模带来了数字阅读市场的繁荣。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达567.02亿元,同比增长22.33%,成为近5年来最高增速。

“它可以直接下载微信读书,找书和同步数据都很方便。”正在读大二的张宇今年“6·18”入手了一台国产品牌电子阅读器;拥有Kindle的陈子姗如今也越来越偏向用平板电脑阅读,“在平板上精读做笔记更方便一点。”

“国产阅读器并不是‘横空出世’。首先是京东、掌阅、微信读书等电子书平台,让读者有更多元的阅读选择,接着才有了众多国内的墨水屏品牌。有的是开放性系统,有的主打手写,有的主打线上书城业务。”“90后”王嘉琪表示,“下一个离场的是谁不知道,但我们的阅读不会停。”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白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