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与英国中学生兴奋交谈。 陈逶 摄
7月9日至12日,由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三秦都市报社主办的“我心飞翔”2024年三秦学生记者“上海名校行”思政实践活动成功举行。西安高新区第八初级中学的“三秦学生记者”参加本次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收获多多。
同学们在本报记者带领下,参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感悟名校风范。在上海交通大学,同学们领略“南洋公学”“南洋大学堂”风采;在复旦大学,同学们探寻“复旦”二字的真实内涵,树立奋斗目标,立志实现心中梦想。
同学们参观了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以“空中漫步”的独特方式欣赏“上海滩”全景。他们观看上海摩天建筑群,聆听一座座摩天大楼设计理念、造型寓意、科技运用和建造故事,从中感悟科技进步与新中国建设成就。在这里,同学们站在移动步道上,穿梭于被影像包围的奇幻空间里,欣赏未来上海的智能住宅、生态景观、立体高效交通、和谐自然和文化活力,领略智能科技带来的无穷魅力。在互动体验区,同学们了解大数据、互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
同学们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登上1:1比例仿制的巨型明代福船,追寻“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烟云。参观了我国自主建造的中华神盾驱逐舰以及通过改建而成的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等模型,并聆听讲解,全面了解中国造船航海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海防发展进程。
从西安到上海,同学们一路观察、一路对比、一路思考西安与上海、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谈及本次活动感受,马瑞晗同学说,此行对“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了真实的领悟。潘锦苏同学分享自己收获时说,他最大的收获是在火车上遇见了两名伊朗的留学生、在上海遇见了英国的6名中学生,他尝试用英语和他们交谈,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检测了英语学习水平。
学校带队教师王延超告诉记者,学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多个平台,通过不同方式为学生成长助力。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红色景点、科技馆、博物馆、传统文化场所等,让学生在行走中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在探访中知行合一,触发新感悟。这次有益的思政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发学生“立鸿鹄志 做奋斗者”,有效增强了思政实践培育时代新人的效果。
本报记者 赵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