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6日
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启动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首发。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首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现场应急保护实验舱、秦陵数字驿站将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即将开幕……7月15日,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2024年,适逢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该院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博物院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研究阐释、公众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

秦兵马俑再登“国家名片”

7月15日,《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首发式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行。此次发布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1套5枚(封套式),全套明信片邮票面值为80分,每套售价5.5元,计划发行数量为65.7万套。

记者在首发式现场看到,《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选取了高级军吏俑、铠甲武士俑、绿面跪射俑、立射武士俑以及袖手俑的造型,篆字“秦”与现代字“俑”遥相呼应,将对古人精湛技艺的敬仰寄托于小小的明信片之上,完成了一场古与今的时空对话。封套选取兵马俑出土时的原状照片,还原了兵马俑被挖掘时的壮观场景,图片中的兵马俑有的已经残破不全,有的倒在地上,反映了这些文物历经千年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秦代的历史文化,也能够理解考古工作的复杂性和保护古代文物的重要意义。

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8月建成

为进一步提升考古发掘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二号坑建设了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同时在一号坑搭建了现场应急保护实验舱,将于8月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号坑应急保护实验舱约200平方米,舱体包含应急保护实验舱、舱内环境调控系统、专用照明工作系统、工作记录系统、文物信息采集系统、文物吊运装备、文物专用定制装备等,构建从考古发掘现场到实验室修复的全流程闭环体系,使彩绘俑尤其是漆底彩绘得到更为及时的全面保护。通过搭建应急保护实验舱,为兵马俑现场保护提供分析与修复,以及环境监测与调控能力保障,建立起“现场应急保护+考古平台+专用装备+信息化”的综合支撑体系。

秦陵数字驿站将投入试运营

7月下旬,位于丽山园总面积达1600 平方米的秦陵数字驿站将投入试运营。

秦陵数字驿站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动体验,展示秦的统一、秦代伟大工程、秦陵布局及主要陪葬坑,为观众提供一个集休憩和数字化体验的综合服务场所。在数字驿站对外开放之际,博物院将围绕“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的主题,面向公众开展科普讲解、公益讲座及简“读”大秦、趣游大秦等“秦”学好问系列体验活动,让公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秦文化的魅力和文物背后的故事。

同时,8月至9月期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还将有兵马俑保护修复报告、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兵马俑外展实录等多部重要图书面世,公布该院近年来在考古研究、科技保护、交流互鉴等方面的成果。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9月开幕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9月8日,该院将举行“考古视域下的秦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纪念大会”。届时,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大会包括成果发布、主题演讲、学术研讨等多个内容,共同回顾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年的辉煌成就,推进考古成果转化,助力新时代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在纪念大会当晚,还将特别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展现当代文博人的卓越风采。

作为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将于纪念大会当天盛大开幕。该展览以秦陵考古成果为核心内容,系统展示了秦始皇陵的文化内涵,实现了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此外,该院还将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推出“长城两边是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该展览系统揭示了内蒙古地区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往、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

文/图 本报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