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2024年高考招生专题报道(二)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3日
西安这所大学不一般:围着产业“转” 跟着市场“走” 就业率连年超90%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实验实训基地学生实训。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多功能阶梯教室。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校内国际标准 F3 赛道。

创建于1987年的西安汽车职业大学,37载栉风沐雨,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全国15所“职业本科大学”之一,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赛道上飞驰向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模式,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立足区域发展需求,探索形成了围着产业“转”, 跟着市场“走”,“订单式”精准人才培养等发展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互融互通 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

西安,拥有千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发展呼唤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等新专业技能人才,面对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职业教育也需深层次把握行业脉动,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发力。

西汽提出了“走出去、请进来、三结合”的产教融合策略。学生、教师都要“走出去”,学生“识岗”“跟岗”“顶岗”“上岗”,教师在企业设立的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站实习、培训。“请进来”是企业高工、劳模、工匠“进校园”。注重教学与科研、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学校育人与企业工匠精神“三结合”。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学校成立87个实验实训室,包括汽车仿真、无人驾驶实验室等,42个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拥有全国唯一高校内的国际标准F3赛道。很多学生表示,“上午刚学了汽车构造的理论知识,下午就能摸到底盘。实训课就像考试,哪些知识掌握不扎实,立即就能体现出来。发现问题后,直接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学习效率更高。”

专业跟着市场“走” 新质生产力赋能课程新活力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结合实际来看,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诸多新科技的集成载体,智能网联汽车则代表着智能化、网联化等创新驱动和产业融合趋势。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作为王牌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也在与时俱进焕新课程面貌。

新能源汽车学院院长李鹏伟说:“新能源汽车学院各专业实践‘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等,推动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改革,增强人才与企业用人标准的适应性”。

2022年该校新开设了“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等多个本科专业,设立了汽车仿真、无人驾驶实验室,“目前学院正在跟华为共建开放型智能汽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智能驾驶方面的合作。”智能汽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放说。

“企中校”“校中企”“订单式”

精准人才培养助高质量就业

特斯拉、捷豹路虎、保时捷、奥迪、中国兵器、北方动力、宝鸡机床、华为、京东、中铁十局等合作班都有在校学生融入行业的身影。

据了解,该校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了91.07%,其中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3.3%,专科生90.24%,甚至高于部分重点大学。

校企联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校的杀手锏,根据企业需求开发课程,将企业需求融入学校素质育人的课堂中,形成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精准化人才培养。该校与全国1580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就业合作关系,26个合作订单项目,79个各专业全覆盖的校企合作订单班,一站式进行人才培养。

经历了笔试、面试的层层考核,智能汽车与工程学院的陈俊含拿到了进入沃尔沃校企合作班的通知书。刚刚待了半年的他感叹道,“整车、发动机、变速箱……来自企业赞助的丰富教学设备成为我们课堂的日常,无形中就加深了我对该企业产品研发理念的认识。”谈及就业规划,“学校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平台,我们都比较安心,学长们的录用率几乎可达100%。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把专业知识学好,将来追随前辈的步伐,能够为中国汽车的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