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5日
智能场景“上新” 助力“煤”好生活

开栏语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即日起,本报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栏目,组织记者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一线,深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聚焦我省积极构建“六个体系”、争做“六个示范”,深化“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重点工作任务,反映全会精神在我省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展现全省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精神面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今,陕西诸多煤矿百米井下每天都在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智能场景频频“上新”,“煤”好生活触手可及。7月24日,记者走进致力于打造“智能矿井、智慧矿山”解决方案的陕西智引科技有限公司寻找答案。

井上井下实现网络覆盖 助力智能采矿设备运行

当大多数人还在回忆路遥笔下的煤矿工人印象时,如今在深邃的百米地下,智能采煤机刀头飞旋,有条不紊地截割煤壁,在采煤工作面却看不到一个人。

在陕西智引科技智能机器人综合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了形式各样的机器人,有四足的,有履带的,有轮式的,上部搭载的功能单元也各不相同。陕西智引科技的技术人员为了增强记者对智能煤矿机器人的理解,假设了一个场景:井下突发紧急安全事故,爆炸的阴影悄然逼近。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挺身而出,火速奔赴火场一线。它利用高清摄像头迅速捕捉到火灾画面,将现场火势、受困人员等情况实时准确地传回指挥中心。与此同时,另一款机器人则迅速喷洒灭火泡沫控制火情,并将关键信息即时反馈至后台,为后续救援行动提供了宝贵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煤矿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我们主要从事工矿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系统建设,致力于推动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煤矿、化工、钢铁、电力、建材等多行业及领域的深度融合。”陕西智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炫表示,他们研发的“矿井5G多网络融合项目”,通过部署网络使井上、井下实现网络覆盖、无缝对接,助力智能采矿设备的运行。他们已经在陕煤曹家滩煤矿成功打造了业界首例4/5G全融合智慧矿山专网,实现了煤矿4G网络与5G网络的互联互通,树立煤炭行业5G专网建设示范和标准;在黄陵矿业搭建了全国首个煤矿综采工作面5G局域无线控制网,实现了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和液压支架之间的无线信息交互,为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提供网络支撑。

打造全领域全链条全要素协同创新生态圈

改革风正劲,创新潮更涌。

现在,在秦创原总窗口,像陕西智引科技这样将科技成果走下“书架”走向市场的公司很多。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挥洒汗水;车间内,各类产品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输出;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凝神静气,专注研发……一个个开工的重大项目,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印证着秦创原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下一步,陕西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发挥秦创原平台和“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打造全领域全链条全要素协同创新生态圈,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最后一公里”;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不断释放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 赵明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