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新城区幸福南路上的华清学府城社区,有居民楼45栋,常住人口超3万人,是新城区人口密集的超大型综合社区。偌大的小区只有一条出入的主干道,每逢早晚高峰,电动车乱停乱放、商户摆摊占道等问题汇聚这条路上。之前存在服务管理难度大、各类警情相对集中等问题。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幸福中路派出所经过前期走访、调研,了解矛盾焦点和小区情况,从街头巷尾关心到了小区里的每家每户,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在小区里效果立竿见影。
7月22日,“警城联动”进社区活动启动第100天,记者走进华清学府城社区,小区主通道紧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校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园区。一排临街商户门前的人行道上,整齐地施划着一个个指定摊群点的位置。
“早市、夜市,摊主在指定位置摆摊,住户买东西也方便,过路也畅通。这是今年3月我们和城管携手进社区后首先想到的思路。”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幸福中路派出所所长黄建国说。
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在辖区韩森寨街道办的支持下,与城管部门携手进社区,首先将华清学府城社区作为样板打造,从街头巷尾关心到了每家每户,延伸综合治理思路,联动街道办城管执法队员,常态化开展社区巡逻、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等工作。
在治理电动车乱停放问题上,幸福中路派出所联动城管、消防、街道办、社区、物业等部门,对45栋楼的电动车停车需求进行了逐一梳理。
黄建国说:“一个单元楼每层5户,33层楼,一个单元楼总共就是165户。平均两家一辆电动车,楼下占满摞几层都停不下。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进行了精细选址,目前已在小区不同楼栋旁相对空旷、安全的位置,设置了36处电动车停车棚。车棚不仅能避雨遮阳,还有相关的充电配套设施,这样充电也安全。”
小区住户的电动车各就其位了,外来的电动车该如何管理?近一个月来,华清学府城社区面向住户的非机动车发放专属条码。条码安装在非机动车显著位置,以便核查。对乱停乱放的车辆,小区物业会根据条码溯源、提醒,并对乱停乱放车辆在业主群“曝光”。
本报记者 晁阳 李佳 实习生 屈凡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