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维)7月23日,陕西省水利厅就切实做好汛期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周密部署安排,结合实际制定应对暴雨洪涝灾害,保障供水安全的组织方案、工作预案和应对措施,千方百计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
按照要求,做好应急处置,把“可能发生的”按照“一定会发生”做足准备,完善细化应急预案,组织好应急抢修队伍,备足备齐应急物资,加强实战应急演练,有力有效应对各类供水突发事件。供水单位要对供水设施设备、应急水源及工程关键环节、隐蔽部位等进行系统性全方位排查,尤其要强化输水管线、水厂、加压泵站等重点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切实管控风险,保证汛期供水设施正常运行。
科学应对,保障供水安全。各地要督导供水单位根据水源水质变化及时调整水厂生产工艺,加强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的工艺控制,保障供水水质稳定达标。要通过宣传引导、提前储水等措施,应对好小型分散供水工程因短时强降雨,造成水质短暂性浑浊问题。供水设施发生水毁后,要全力抢修,尽快恢复供水。抢修期间要采取设置临时集中供水点、拉水送水等措施,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安全生产,健全保障机制。各地要加强供水安全生产,确保厂区电器设备、线路及防雷设施的安全运行;要加强供水人员安全教育,树牢安全理念,科学抢险救灾,坚决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底线,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要建立健全城乡供水问题台账跟踪机制,对失能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要逐一落实饮水安全保障责任人,及时妥善解决,确保动态清零。
强化宣传,做好值班值守。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布供水信息和断水停水、维修抢修等情况,争取群众谅解支持;畅通各类各级舆情渠道,及时妥善解决群众用水诉求,保障群众正常用水;供水单位要对取水、净水、输配水中的重要部位实施24小时值守,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及时掌握供水设施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