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李宗华 摄
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1984年7月28日,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旗手王立彬高擎五星红旗走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最前方,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经典画面之一。7月24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王立彬,聊起那段经历他仍然记忆犹新。
旗手经历至今难忘
“站在那个舞台上,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一刻,我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更是整个中国。那种荣誉感和自豪感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1984年是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之后,首次正式组队参加夏季奥运会。凭借着帅气、阳光的形象和精湛的篮球技艺,年仅21岁的王立彬成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在旗手王立彬的引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世界体育的舞台。
再度回忆起40年前的这一幕,王立彬仍难掩激动。他说:“奥运会不仅仅是争夺金牌,更为重要的是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交流,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它让我始终保持着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激情和动力。”
王立彬1963年出生于西安,他的篮球天赋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是校队的主力,多次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
1976年,年仅13岁的王立彬身高已达1.88米,展现出了惊人的篮球潜力。这一年,他正式加入陕西省体校篮球队,开始了专业的篮球训练。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王立彬的篮球技艺突飞猛进,很快成为队里的佼佼者。1977年,他入选陕西青年队,随后在1980年和1981年分别进入中国青年队和国家男篮,开启了自己的国家队生涯。
在国家队的日子里,王立彬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亚洲青年锦标赛、亚洲男篮锦标赛和世界男篮锦标赛等重大赛事,并屡获佳绩。其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更是他的巅峰时刻。作为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王立彬不仅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采,更在赛场上发挥出色,与队员们团结奋战,为中国男篮取得了第10名的好成绩。
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夕,王立彬从国家队退役。随后,他前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继续自己的篮球生涯,并在这些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期待重返洛杉矶
巴黎奥运会在即,王立彬最关注的项目自然是他的老本行——篮球。
2023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客场挑战菲律宾队,结果75:96不敌对手,这是中国男篮首次在世界杯排位赛上输给亚洲球队。输掉这场比赛之后,中国男篮以1胜4负的成绩,结束了本届世界杯之旅,且因净负分太多,无缘奥运会落选赛,彻底与2024巴黎奥运会说再见。
“我国篮球运动整体氛围不错,而中国男篮无缘2024巴黎奥运会,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王立彬说。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王立彬称,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希望青少年多打篮球,促进身心健康,中国篮球的未来在年轻一代。“2028年奥运会将重返洛杉矶,期待中国男篮也能够重返洛杉矶。”
换种身份践行奥运精神
退役之后,王立彬并没有远离篮球事业,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中国的篮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先后担任了陕西东盛俱乐部盖天力队的主教练、西北工业大学男篮主教练以及陕西省篮球协会主席等职务,致力于篮球人才的培养和篮球文化的传承。
在执教期间,王立彬注重年轻球员的培养和选拔,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严格的管理要求,帮助他们在技术和心理上不断进步。他强调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的重要性,鼓励球员们在比赛中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在他的带领下,陕西东盛俱乐部和西北工业大学男篮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
2015年,当选陕西省篮协主席之后,王立彬把大量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在了篮球的基础性工作上。在他的带领下,正在进行的2024陕西省第二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报名球队达到了3600余支,篮球真正成为陕西第一运动。
王立彬说:“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现在,我只是换了种身份在践行这种精神。”
樊冰睿 本报记者 王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