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隆基绿能29GW单晶电池制造工厂,智能化车间里机器人往来穿梭,物流传输带有序运转,机械臂精准高效作业……在这里,平均0.8秒就有一片太阳能电池下线。
“目前,公司众多项目已在西部地区‘遍地开花’。我们在陕西多地布局了电池工厂、氢能基地等项目,在宁夏、内蒙古、青海等省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和电池组件工厂,这些项目将为“双碳”目标和西部的绿色发展之路作出重要贡献。”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文学说。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先后七次打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这正是泾河新城不断培育创新的基因开拓新的发展格局的缩影。
近年来,泾河新城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企业培育路径,持续加大硬科技企业扶持力度,全面提升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了整个区域创新生态形成良性循环,以新赛道、新产业、新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以“新”向兴谋新篇。
“氢”风劲吹泾河湾
日前,陕西省首架液氢无人机样机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了飞行测试,标志着全省在液氢低空应用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在这背后,负责液氢无人机总成的,正是在泾河新城默默耕耘多年的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简称“盛世盈创”)。
盛世盈创是一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仿真系统及其(BOP)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全省首架液氢无人机样机,搭载了先进的轻量化低温液氢储罐与高效燃料电池系统,实现了从液氢制取、储存、加注到无人机动力供应的全链条技术验证。”盛世盈创负责人田东明告诉记者,液氢无人机的突破,是整个行业对氢能应用的持续探索,也是泾河新城提前布局氢能新赛道的有益成果。
走进秦创原·氢合湾-氢燃料电池产业园,“氢”能相关的主题元素随处可见。二十余家氢能企业在这里扎根,并且“开花结果”,加速释放着新质生产力。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春涛介绍,投产于泾河新城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的省内首条氢燃料电池电堆全自动产线,今年已收获4000万元的产品订单。该生产线由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授团队联合研发,填补了陕西燃料电池领域的多个空白。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引领下,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已汇聚氢能制、储、加、用各产业链企业20余家,产业聚集已初具规模。
产能汇聚秦创原
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聚能磁体”)是一家以发展超导磁体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目标,研发和生产的专业化科技创新型企业。2022年7月公司正式落户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其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超高速磁悬浮、医疗等领域。
“公司入驻泾河新城以来,在整个购置土地、建设审批过程中,新城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配合,同时在人才补贴、人才引进方面下足功夫,服务到位,很好地支撑了公司核心技术的发展。”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超说。
作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覆盖超导原材料、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全产业链制造单位,聚能磁体着力构建我国超导强磁场装备的产、学、研、用、融体系,2023年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西安硬科技企业之星拟认定名单。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以来,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拿到了揭榜挂帅、两链融合、外专引智、科学家工程师等系列重大攻关科技项目的支持。“目前公司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相信在秦创原平台下,公司将得到更加充分更高速的发展。”李超说。不只是聚能磁体,近年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依托秦创原“两链融合促进器示范基地”的创新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组团式发展先进制造业,全力打造西安“科技创新新引擎、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今年,隆基乐叶光伏科技(西咸新区)有限公司入选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链主企业、质子汽车入选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隆基绿能及泰金新能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导线材入选“科创中国”先进材料领域先导技术榜及新锐企业榜、隆基中央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BC)及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双双再次刷新世界纪录,科技创新逐步成为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截至目前,泾河新城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559家,高新技术企业181家,科技企业成长速度不断加快,区域产业升级发展势头强劲。
本报记者 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