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现场。
老菜场夜间文旅活动火爆。
文学精品力作。
文旅品牌栏目。
近年来,碑林区按照陕西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和西安市聚力推进“八个新突破”的安排部署,用科技赋能、政策加持、人才保障、场景创新等措施多管齐下,积极拓展文旅产业发展新业态、新空间。特别是今年以来,根据西安市《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转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实施方案》,碑林区涉及53项任务。截至6月底,提前完成2项,对照推进计划各项任务均已完成,完成率达100%。
数字赋能 文旅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及时发布了数字文旅产业“揭榜挂帅”政策和文旅招商项目,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团队参与其中;推动设立陕西(碑林)数字文旅发展基金和联盟,凝聚各方合力;赴京、沪等地,洽谈引进优质文旅项目落地;策划推出《风起碑林》沉浸式文旅项目,打造原创内容系列文化IP,助推碑林文旅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同时,建立120家文旅企业白名单,并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不断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动漫文化产业园、数字文化企业集群和旗众文化科技产业园三大具有碑林特色的数字文旅产业聚集区。
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创新驱动,鼓励加快存量文旅资源创造性转化,支持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文旅新场景新项目,推动形成“1+6+6+8”数字文旅产品体系。其中,“1”即“尚友大秦腔非遗展演体验项目”;第一个“6”即六大AI新产品,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旅宣传;第二个“6”即六个数字新场景,以数字技术为博物馆文物展示和旅游演艺提供更丰富的体验;“8”即八大线上体验项目推动形成“云展览”“数字+展陈”“数字+文创”等新模式。
见缝插花 老城区不断焕发新活力
一批旧街巷业态更新彰显特色。碑林区通过政府指导、协会牵头、商户参与的方式,推进德福巷提升和业态更新;以红砖建筑为主题,以美食、音乐、人文为核心的九部坊(体育馆东路)规划改造项目,把现代商业与多元文化有机结合,将成为镶嵌在都市中的慢节奏代表性街区。
一批老厂房变废为宝成果显著。德必星光易园项目实现了闲置厂房到智慧办公服务平台的蝶变,已吸引50余家文化科技企业入驻;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成为城市微更新、轻改造成功案例;同时,倾力打造的崇仁东创意街区、糖酒里文化创意街区、蛤蟆零·ONE DAY项目也已崭露头角。
一批老商圈振兴发展不断出新。SKP、合生汇、王府井等多家综合体通过举办美食节、文物文化展演和歌手驻唱等活动,打造文商旅融合复合空间,掀起夏日消费热潮;中大国际南大街店、李家村黄金珠宝街区等正在同步进行提升改造和招商工作。
此外,围绕西安体育学院含光校区38亩闲置土地及老校区闲置场馆利用,形成了打造体育、文化和娱乐聚集区的规划思路,加快推动老校区“沉睡资产”激活。
齐头并进 文化供给持续提档升级
——演艺市场化推进迅速。陕歌大剧院和尚友大秦腔于4月份达成战略合作,在专业技术和市场经验等领域形成优势互补,在保持《仿唐乐舞》《大秦腔》等传统节目的基础上,加强唐宴、外宾接待、民俗研学等文旅项目输出,得到了市场良好反馈;先后开展了“全民进剧院”“非遗助力高考”等惠民活动,获得了群众好评。
——小剧场行业异军突起。以青曲社、相声新势力、唐蒜铺子为代表的小剧场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等现象屡见不鲜。据统计,仅二季度观演群体中游客占比就达40%,已成为全市文旅市场的生力军。
——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天宇星空影视文化公司拍摄出品的电影《美好岁月》先后入围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和2024亚洲国际电影节“金鹮奖”;辖区作家萧迹长篇小说《闻道长安》出版,王洁的报告文学《过秦岭》、巴陇锋的长篇小说《秦岭人家》分别入选了2024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名单和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名单。
——非遗保护传承新添平台。西安文理学院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在关中书院揭牌成立,为西安市乃至全省非遗理论研究、智库建设、政策咨询、实践探索、人才培养和创新转化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凝心聚力 文博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5·18世界博物馆日”活动顺利圆满。按照省、市统一安排,碑林区成立专项工作组,确保“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和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活动圆满完成;同时,以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活动为引领,同步开展“千年同笔∙丹青永续——我在博物馆画文物”等5大板块共计30余场主题活动。
“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收效良好。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推出系列线路、策划专题展览、开展惠民行动、组织文娱活动5大行动,策划开展了漫游体验、大咖对话、文旅直播、文化展演、文博非遗展览、亲子研学、书香阅读等20余场活动,全面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
文旅品牌栏目反响热烈。由区委宣传部打造的《爱上碑林》专栏已发布近30期,该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现碑林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成就、新气象、新面貌,得到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
量体裁衣 “宠客”行动持续优化升级
专项整治快速有效。针对钟楼附近商业拍摄和直播人员过多,挤占正常通道和游客拍照空间的现象,采取细化拍摄区域、增加服务力量、净化直播生态等整顿措施,平衡游客与拍摄者需求,有效疏解了人流,“让景于客”。
开创先行赔付先例。制定《西安市碑林区旅游消费侵权先行赔付办法》,于今年5月为5名四川游客先行赔付共4500元,大幅提升了旅游消费投诉的响应速度和旅游消费者满意度。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按照2024年碑林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化文旅融合、创新活化利用,奋力建设“人文碑林”的发展目标,该区在积极构建多元融合格局、不断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发力,为奋力建设“人文碑林”,在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新篇章中增光添彩!
文/图 吴昌永 高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