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由西安广播电视台(集团)、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等六家单位联合摄制出品的五集纪录片《颜真卿》在西安广播电视台完成全国首播。该片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向观众展现了颜真卿的传奇一生及其卓越的书法成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颜真卿》再现英雄主义人生样态
纪录片《颜真卿》播出后,观众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该片让他们对颜真卿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青年观众苏先生说,“在如今喧闹的短视频时代,每天都准时坐在沙发上等待开播,看的时候居然好几次感动落泪,一个好的作品就是可以有如此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有的则感慨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该片传递的人文情怀深受触动。“该片立意深远、主题鲜明、制作精良,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精品纪录片,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播有着示范性价值。”影视创作者艾先生表示。
7月30日,总编导夏骏和著名学者肖云儒做客西安广播电视台,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夏骏表示,颜真卿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具有标杆意义,是儒家精神为人处世最完美的模范。编导组查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走访了历史古迹,采访了专家学者,从颜真卿的人生故事和碑刻、书卷中,寻找那些打动人的细节,将最精彩的历史瞬间再现给观众。为了给观众呈现一部兼具历史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夏骏认为,最难的是“把一个作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赋予它新的创造性和新的发现,用现代的思想观点来照亮这样一个人物,最后让受众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更加立体、更加深刻、更加丰富”。
著名学者肖云儒说,纪录片《颜真卿》宣叙了一种正大庄严的书法美学,也再现了一种高蹈天下的英雄主义人生样态。它高屋建瓴地梳理、重塑了颜鲁公的血性精神、政治抱负、书法质地,以这位历史人物的人生境界激励当下。
纪录片《颜真卿》不仅仅是在展现一个卓越的书法家、政治家的人生故事,更在于解读这个人物曾经达到的道德境界与文化高度,以及对当代人们的激励和启迪价值。夏骏总结道:“如果你要让你的生命有力量,让你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有更多的勇气,你应该来看这部作品。”
陕西纪录片创作蓬勃发展
近年来,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陕西省纪录片创作蓬勃发展,不仅关注历史与文化,还涵盖了生态保护、社会变迁、人文关怀等多个领域,一系列高品质的纪录片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也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成为对外宣传、推介陕西的重要文化载体。
《我们,从延安走来》《大唐帝陵》《千年陕菜》《瓜熟蒂落》《守望秦岭》等17部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引起良好反响;《守望秦岭》《向往》等纪录片连续被广电总局评选为2021、2022年度全国优秀国产电视纪录片,《大秦岭》《过河》《大鲁艺》分别荣获第25届、26届、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切实用纪实影像记录时代、书写历史,打响“影视陕军”品牌。
其中,《千年陕菜》系列以其独特的视角,全面系统地向全国观众讲述深厚的陕西美食文化,不仅在央视首播期间受到热烈欢迎,其第二季在春节期间的播出更是引发广泛关注,微博话题量破亿。《守望秦岭》团队历经12年时间穿梭于秦岭原始森林,记录下了秦岭的真实自然故事,展示了秦岭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的自然世界。而《瓜熟蒂落》则通过介入式蹲守拍摄手法,与瓜农同吃同住,历时16个月,真实而又艺术地呈现了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农民致富的新气象。
陕西纪录片不仅在国内获得认可,也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从长安到罗马》意大利语改编版在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历史频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并荣获2021年中国对外传播优秀纪录片奖。《望故乡——梦回柳青故里》荣获第九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优秀纪录片奖,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范。
陕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李林表示,陕西纪录片创作地域特色鲜明,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讲述具有地方特色的故事;在技术层面,运用高清摄影、无人机航拍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了影像质量;在艺术层面,则注重叙事艺术,追求故事的深度与感染力。“这些本土纪录片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陕西乃至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以真实、生动的影像语言,向世界展示了陕西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本报记者 夏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