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要点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1日
陕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上半年实体经济融资实现量增价减

本报讯(张旭阳 记者 张翌晨)8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相关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6月末,陕西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50%,高于存款增速近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GDP增速4.2个百分点。1-6月,全省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089.2亿元,同比增加370.6亿元,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3855.45亿元。6月,全省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融资实现了量增价减。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重要手段,通过精准提供再贷款或资金激励,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年来,在继续用好传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基础上,新创设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实现了对“五篇大文章”领域基本覆盖。

在普惠金融方面,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1-6月累计向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超500亿元,同比增长36.67%;6月末余额超600亿元,同比增长12.04%;向28家地方法人机构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7681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民营等领域的信贷支持。

在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方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先后向金融机构推送六批、1574个企业和项目开展融资对接,授信37.93亿元,发放首批贷款1.37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

在绿色金融方面,将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由3家扩大为5家,支持金融机构对碳减排重点领域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融资。2021年以来,碳减排支持工具在陕西共发放237.54亿元,带动碳减排量约462万吨。

在养老金融方面,推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实施,会同省民政厅面向辖内120家养老机构、5000余人次开展政策宣讲,推送清单开展融资对接,7家银行已发放养老贷款12.59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强化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督促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其中包括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完善养老金融服务、推动数字金融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省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7767.61亿元,同比增长27.43%;上半年全省绿色贷款新增852.53亿元;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0054.86亿元、5397.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5%、24.02%,均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普惠小微贷款户数81万户,同比增长17.34%,普惠金融实现量增面扩;全省6668个银行网点全部完成适老化改造,普遍设立“爱心窗口”,对银行APP进行适老化界面改造,为老年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银发无忧”系列服务;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文化旅游、政务服务、居民生活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已累计交易6527.25万笔,金额超2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