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斌)8月22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西安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白皮书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西安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并发布10件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西安法院妥善高效审理集中管辖范围外的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物保护案件共1346件,受理的案件呈现出案件数量逐年下降、案件类型多元、行政执法水平尚有提升空间等特点。其中办理的“李某、何某民、张某勃等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刊登第三批中国环境资源司法典型案例,“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渭丰街道某村民委员会与冯某汉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农用地典型案例,“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走私珍贵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省高院、省检察院评为陕西省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会上发布的《西安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白皮书》详细介绍了西安法院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措施,比如,加强行政司法与行政执法联动;加强法院之间的司法协作;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等,着力打造环资纵横保护网,努力实现“横向有联动、纵向有衔接”的生态环境保护“全覆盖”。
发布会上发布的10件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涵盖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