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花”制作。
“支案板、和面粉……”在欢声笑语中,花馍传承人在舞台现场制作起了非遗美食“面花”。经过和面、剪出形状、上色、组装……一款名为“喜庆丰收大花糕”的面花作品惊艳亮相,迎来观众阵阵喝彩。8月21日晚上8时,2024临潼渭北农耕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在西安市临潼区交口街道念杨村开幕,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捧场。
在乡村民俗展演活动中,古筝演奏《盛世国乐》奏出了气势磅礴的中华盛世,街舞与武术串烧表演《本草纲目》带大家探寻中医的千年智慧,歌曲《家住骊山下》弥漫着家乡的味道……丰富多样的节目表达着人们对乡村的深情。
随着现场氛围逐渐热烈,杂技、魔术、非遗美食展示等活动齐登场,欢呼声和掌声不断。“花馍是关中地区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一项瑰宝,在农村流传千年之余,是一种享誉中外的民间艺术品。”临潼五谷花馍制作技艺传承人张绵介绍,“喜庆丰收大花糕”主要寓意是借助五谷丰登和临潼特产石榴、柿子等吉祥造型,表达老百姓对好日子、美好生活的热爱。
据了解,本次系列主题活动为期3天。除了当天启动仪式,8月22日在主会场交口街道念杨村举办“山河诗长安·农民诗咏临潼”第三季活动;8月23日在雨金街道驻地附近的主会场举办戏曲晚会暨西安易俗社颁奖大会。活动还将设置2个分会场。其中,位于渭河北岸河堤路雨金街道陈东村段的第1分会场,将为市民游客带来乐器演奏、民谣音乐等小型文艺演出,并开展夜经济消费多元化生活场景体验活动;在石川河堤防项目部院内的第2分会场,将开展临潼本土优秀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和优秀国产电影展播活动,活动期间每日放映1部电影,丰富观众视觉体验。
“这次活动鼓励全区各街道积极策划本辖区示范展示活动,开展四季‘村晚’等主题活动,实现农耕文化遗产在发掘中保护、在活化中传承,展现临潼的文化特色和独特魅力,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将其与乡村旅游、现代科技、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本报记者 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