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婷婷)8月28日,西安浐灞国际港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重点招商项目签约活动,28个临港制造、现代服务、临港贸易项目集中开工建设,48个先进制造、医工科技、港贸融合、总部经济及两个校地合作项目集中签约落户。
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的28个项目,总投资206亿元,这些项目将为园区优化临港制造业产业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做大临港贸易产业规模注入强劲动能,为西安浐灞国际港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强力支撑。
今年以来,西安浐灞国际港充分发挥两区整合优势,高质量发展呈现向上向好之势。2024年,西安浐灞国际港共谋划省、市、区重点项目243个,总投资48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1亿元,1月至7月已完成投资600.13亿元,总量、增速均位列全市开发区第一。
“浐灞国际港将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以此次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吹响招商引资‘冲锋号’,按下项目建设‘快捷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主任杨兵说。
开工仪式结束后,西安浐灞国际港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项目签约活动举行。本次活动共签约各类招商项目48个。此外,与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分别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共建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平台。这批项目将为西安浐灞国际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此次签约项目整体呈现投资体量大、科技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特点。签约企业纷纷表示对在西安浐灞国际港投资兴业充满信心。
“此次,我校共有两个项目落地西安浐灞国际港。这两个项目的顺利落地得益于西安浐灞国际港在办公生产场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放大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加速推动了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发展壮大。项目的签约和揭牌,对深化校地合作、服务西安浐灞国际港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岳晓奎表示,希望双方以此为起点,实现优势共享、产业共融、科技共兴,谱写科技创新、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打造校地合作的新典范。
据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李贺军牵头完成的“碳纤维增强高性能湿式摩擦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产业化项目已成功落户西安浐灞国际港,成为西安浐灞国际港推进校地合作、产学研融合创新领域更深层次合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