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开启高陵作业区智能监控模式。
本报讯(记者 薛凯)家家户户烧水做饭都离不开天然气,它究竟来自何方?“西气东输”是如何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记者走进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公司甘陕分公司在高陵作业区开展的媒体公众开放活动,庆祝其首台套国产20兆瓦级电驱压缩机组安全运行12年,并宣布向陕西省供气量已突破340亿立方米的历史性成就。
“你知道吗?关中平原地区的市民做饭、洗澡用的天然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这里。”讲解员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在高陵作业区,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全面采用国产电驱压缩机组的试验基地,12年来始终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运行,将远在西部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部,为千家万户带去了温暖与光明。
相关专家指出,该机组自2012年成功投运以来,不仅在设计上展现了年输气能力高达280亿立方米的强劲实力,更在实际运行中实现了对陕西省乃至全国能源结构优化与环境保护的突出贡献。
高陵作业区负责人李凯介绍,该机组设计输量可替代3701万吨标煤,相当于每年减少107.8万吨有害物质和402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冬季保供关键时期,对西安市的天然气供应占比高达40%,有效保障了民生用气需求,彰显了其作为能源动脉“心脏”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