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车站海关关员在陕西俄小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仓库内盘点非保税货物。
“过去一票一线进出境备案清单下的货物运输,要靠专人统一指挥,同时调集多辆卡车,协调难度大,让人十分紧张,就怕出现问题。自从实施了‘一线一票多车’模式,不仅提高了车辆调度效率,而且还降低了货物滞留风险,为我们节省了一大笔费用!”这是西安浐灞国际港海得邦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乔文博最近在享受到政策红利时的真切感受。
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如何置身开放前沿?西安海关一直在探索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新可能。为企业“出海”拓通道、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外贸新业态加速成长,在各项便利化措施的助力下,我省外贸不断焕发新活力。
据西安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陕西省进出口总值26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增速高出全国8.3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值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18位,进出口增速在全国排名第6位。
在西安综合保税区内,不久前陕西俄小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一批来自俄罗斯的牛奶首次通过“区内直转”方式,从“保税货物”摇身一变成为了“非保税货物”,在完成申报手续进入待检区几十秒后就顺利放行,直接运往同一个仓库内的非保税货物存储区,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而在传统模式下,综保区内的保税货物转换为非保税货物需要安排车辆将货物运至卡口,等车辆出区后,再返回区内才能完成“身份转换”,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货物流转效率也提不上去。如今,运用“区内直转”政策,以数据“跑路”替代货物“跑路”,不必让实货进出卡口,降低了货物装卸、车辆运输成本,流转效率也大幅提升。
陕西俄小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文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年销售额可达5000万元人民币,需要进口保税货物和国内非保税货物集拼发货,“区内直转”政策使他们工作效率提升一倍,同时每年可节省运输及装卸费用200余万元,真正享受到了海关政策红利。
陕西首票跨关区保税展示业务顺利落地,延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上报待批,“中欧班列出口货物港区一体化监管新模式”创新举措获总署备案,促成“出入境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宠物通APP”等海关特色应用接入“单一窗口”……西安海关赋能外贸“稳增提质”,支持企业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的措施不断“上新”,让陕西与世界实现更精彩互动的同时,“通道带经贸”效应不断显现。
数据统计,上半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2377列、运送货物25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4%、2.4%,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陕西省综保区进出口值1358亿元,增长22.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59.8%。陕西最大规模进口种羊共3356只顺利入境,新能源汽车出口跑出“加速度”,上半年共出口8.8万辆、113亿元,分别增长873.3%、672.8%。
本报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