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练虎(右)与地铁电客车司机就行车记录进行交流。 本报记者 阮班慧 摄
13年前,2011年9月16日下午2时,随着开通试运营命令的正式下达,时任地铁司机的贾练虎驾驶着西安地铁运营首班车,在2号线行政中心站正点发车,这标志着古都西安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如今,贾练虎再次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言语中依旧洋溢着激动之情。“在青春最灿烂的岁月里,我有幸参与见证了我深爱的城市这一重大历史时刻,这是一生的荣耀!”贾练虎说。
2024年9月11日下午,在西安地铁4号线航天大道站的派班室内,记者见到了已在管理岗位任职多年的贾练虎。他正与同事就中秋节的安排进行深入交流。工作交接完毕后,在与记者聊起他与西安地铁的故事时,10多年前的清晰记忆,仿佛还是昨天。
贾练虎,一位37岁的西安本地人,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地铁担任了三年的地铁司机。2010年,当他得知家乡即将开通首条地铁线路,并且正在招募地铁司机时,便毫不犹豫地回到了西安。通过应聘、培训和考核,最终成为西安地铁最早期的一名电客车司机。
“最初的司机队伍中,我们必须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为了迅速提升大家的驾驶技能,我们在开通前充分利用车辆段的试车线及正线调试后的空闲时间进行反复训练。无论艰难困苦,每个人都坚持不懈,憋足了劲,都盼着家乡的首条地铁能够早日投入运营!”贾练虎说。
“驾驶地铁并非前进与后退的简单操作,鉴于列车运行间隔紧凑,司机必须深入掌握线路的限速规定,并精确操控车速,以防止列车早点或晚点。在进站停车时,司机必须确保驾驶室的侧窗与停车标尺精准对齐,以确保车门和屏蔽门能够顺利打开。此外,司机还必须能够妥善处理各类故障和应急事件,这些技能都是他们长期训练的基本功。对于一名合格的地铁司机而言,必须通过不断地日常训练,达到起步稳、运行稳、停车稳、对标准的驾驶水平,并将‘三稳一准’的原则内化为自己的本能反应。”贾练虎说。
说起驾驶西安地铁首发车的记忆和感觉,贾练虎对记者说,“当天我与其他两位同事执行任务,列车出发后,我们严格执行手指口呼,规范驾驶列车驶向电视塔方向。那天当列车在沿线车站每次进站时,站台上都是人山人海,我也被这种气氛感染,运行结束后,立刻坐上地铁列车,当了一回乘客,当时在车厢内听着其他乘客对西安地铁的夸奖,我心里特别自豪。西安终于有了自己的地铁,西安市民也可以像其他城市的市民一样,享受地铁的快速和便捷了。”
从当年20多岁风华正茂的青年,到如今步入壮年,贾练虎这些年来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西安地铁多条新线路的建设与运营。在单位和同事的帮助下,通过不懈努力,从一名地铁司机逐步成长为技术人员,进而任职管理岗位,如今的他负责从事乘务生产管理工作,每天还是与地铁4号、5号、6号线乘务人员打交道。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贾练虎表示,随着西安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西安地铁已经从最初的单线运营,发展为如今的9线网络,总开通里程达到了311公里。近期,西安地铁10号线、5号线一期东段,6号线一期南段即将投入运营。展望未来,8号环线的开通,将进一步扩大西安市民一小时出行圈的半径,让市民乘客的出行更加安全、准点、快捷、舒适。面对这些发展,作为西安市民和地铁从业者,由衷地为这座古城的繁荣与变迁感到自豪和骄傲。
本报记者 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