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成东丽)近日,记者走进延安市宝塔区李渠中心卫生院中医馆,不少患者正在排队候诊。“太感谢这里的医生了,我的老毛病好多了,现在腿不疼了,也能下地干活了。”患者王玲芳激动地说。
记者了解到,王玲芳今年58岁,因风寒湿邪外加过度劳累,导致常年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且平常生活难以自理,这几年去过不少医院却都疗效不佳。当得知延安市和宝塔区两级医院专家在卫生院坐诊,于是前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王玲芳住院平均花费约300元,真真正正做到了“花小钱,治大病”。
李渠中心卫生院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预防、医疗、公卫服务于一体的规范化乡镇卫生院。近年来,按照《延安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李渠中心卫生院与延安市人民医院、宝塔区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由延安市人民医院派驻1名疼痛康复专家,宝塔人民医院派驻内科、妇科、儿科3名专家定期坐诊,开展教学查房、业务培训、病例讨论等业务指导,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花一级医院的医疗费用,享受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李渠中心卫生院的变化只是延安市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延安紧紧围绕“大病重病在市级解决,一般病多发病在县区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目标,以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做优市级、做强县级,实现医疗资源在医共体内部的重新配置,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