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深化互联互通·拓展经贸合作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1日
丝博会“国际范儿”十足
多元文化交融 展开放新姿态

扫码看视频

阿里用流利的中文向参会者介绍伊朗挂毯。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9月20日,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丝博会)如约而至,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搭建起一座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本届丝博会上,浓郁的“国际范儿”成为一大亮点,各国参展商纷纷亮相,展示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产品,共同谱写着一曲多元文化的交融乐章。

在伊朗展区,年仅11岁的伊朗男孩阿里以其流利的中文和热情的态度,成为展会上的小明星。阿里站在一块精美的伊朗挂毯前,耐心地向过往的参观者介绍:“这是伊朗的挂毯,都是纯手工打造,大型的地毯是机器制作,你们可以摸一摸,手感非常好。”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自家产品的自豪。

阿里的父母作为丝博会的“老熟人”,已连续四年参加这一盛会。由于家人的中文不是很流利,阿里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翻译的重任。阿里的表现赢得了众多参观者的喜爱,不少人与他合影留念。阿里的中文如此流利,得益于他从小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他的父亲Hassan早在16年前就来到中国,开办了自己的贸易公司。阿里在伊朗出生后不久也随家人来到了北京,现在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了。

在丝博会的另一个角落,俄罗斯姑娘爱琳娜的身影同样引人注目。爱琳娜两年前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主修中文。她告诉记者:“我问了很多人,应该去哪一所大学学习中文,他们都说是陕师大,所以我来了。”

毕业后,爱琳娜希望为促进中俄两国的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加入了一家位于莫斯科的进出口公司,专门为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经贸活动提供服务。

此次,她代表公司参加丝博会,带来了6家俄罗斯知名企业的展品,其中包括一家高端葡萄酒生产商。“我希望中国的朋友们能够了解我们的葡萄酒文化。”爱琳娜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中俄经贸合作的期待。

巴基斯坦作为本届丝博会的主宾国,其展区同样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大片绿色和白色搭配着花纹穹顶造型,墙壁上的大幅图片展示着巴基斯坦的风土人情,让人仿佛置身于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家。在展区,记者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铸铜雕刻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中蕴含着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巴两国文化的深度交融。

丝博会上,除了伊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他们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展品和文化,共同展现了多元文化魅力。从精美的手工艺品到地道的特色美食,从高科技的展品到传统文化的展示,每一个展区都充满了惊喜。

本届丝博会的“国际范儿”不仅体现在参展国家和地区的多样性上,更体现在各国参展商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上。通过这一平台,各国企业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还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和市场。丝博会已经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董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