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市井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1日
反诈宣传进农村 守护村民“钱袋子”
话反诈说安全 防范知识记心间

民警向辖区村民介绍防诈技巧。

9月20日,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三秦网承办的“聚焦‘一老一小’,守护网络晴空”专项宣传引导活动来到西安市临潼区零口街道西段村。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零口派出所民警以互动问答形式介绍防诈技巧,向辖区村民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零口派出所副所长陈新、社区民警白思源以常见的几种电信诈骗类型为切入点,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网络贷款等不同类型电信网络诈骗真实案例,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案说法、解答咨询、“拉家常”等方式,与群众一起“话”反诈、“说”安全,将反诈知识“种”进百姓心田,使安全防范意识“植”入民心,切实保障辖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倾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网红课堂’最近要重点防范,好多人爱刷手机看视频,觉得人家也是普通人变成了‘网红’,一夜暴富,成为带货高手。骗子会私信你,然后告诉你很有成为‘网红’的潜质,再以培训为由,让你缴纳5000元培训费或者会员费,等你交了钱,这些人就再也联系不上了。”白思源提醒大家做到“三不”:不信、不贪、不转账,切实增强群众防诈骗“抵抗力”,全方位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

“你们讲得太好了,放心吧,我会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免费领鸡蛋、扫二维码换现金、打电话说娃出车祸要用钱……我都不会轻易相信的,电信网络诈骗骗不到我。”西段村村民段楠表示,反诈宣传特别有意义,身边不少人也碰到过这种刷单诈骗,自己也接到过诈骗电话。村民们反映,最近总能接到一些外地的陌生电话号码,听完民警的介绍,对诈骗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识诈防诈反诈能力提高了,现在心里可踏实多了。

民警深入村民密集场所,通过现场讲解、面对面答疑、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科普了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段,宣讲了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介绍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提醒村民不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不随意点击不明短信链接、不轻易转账给不明账户, 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情况,以防上当受骗。同时向大家耐心讲解了违规出租、出借、买卖个人银行卡的危害性及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

零口派出所民警党国智表示,目前了解到很多中老年人因为各种情况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希望通过宣传活动来提高中老年人识别诈骗的能力,守护他们的“钱袋子”。

文/图 本报记者 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