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关注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5日
辉煌五载 逐梦远航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4年9月25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迎来了开诊五周年的日子!

作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通过国际JCI认证,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的综合医院,五年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医学翘楚,他们不忘初心,披荆斩棘,在一张白纸上种下了心中的理想,用一腔热血和万丈豪情,造福着一方百姓。

引才育才用才 精英汇聚蓄力赋能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基石。这里,汇聚了一大批医学大咖、学科翘楚。

自开诊以来,医院持续加大引才、育才、用才力度,打造人才高地。医院先后从全国31个省市引进了5600余名各类人才,医疗主系列中31.94%毕业于“双一流”院校,硕、博士占52.49%,高职占24.91%;长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1人;现(曾)任国家、省级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常委633人次。126人通过省、市卫健委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185人通过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院内聘用专业技术职务1111人,其中高级职称125人、中级职称271人。认定西安市各类人才776人次。

聚焦学科建设 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

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医院积极推进研究型医院、科室建设模式,深化多学科合作协作,做细、做实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为学科建设发展指明方向。

获批成为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国家胸痛中心、国家心衰中心单位、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陕西省卒中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优秀单位、全国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等。

打破单学科壁垒,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医院还开设9个MDT门诊,130个专病门诊,涉及病种多,覆盖人群广,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精准、优质的就医体验。

技术成果丰硕 提升核心竞争力

医疗技术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罕见疑难疾病诊疗、介入诊疗、微创手术、肿瘤综合治疗、整复技术、3D打印技术、细胞治疗等方面具有区域领先、国内先进、国际一流水平,为西北首家钇-90、镭-223规范化诊疗中心。第六代射波刀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西北首家质子中心计划明年投入使用。

引领前沿,技术顶尖“国际范”!神经外科成功开展国际首例经鼻蝶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治疗脑积水手术;心脏内科成功完成国际首例保留左侧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心脏腔内超声指导下左心耳封堵术;心脏外科实施国际首创心肌桥旁路移植手术;骨科医院成功实施国际首例3D打印可动人工颈椎——椎间盘复合体植入术……

勇立潮头,国内首创开先河!心脏外科实施国内首例经股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胸科医院成功开展国内首例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超声导向鞘定位的跨支气管壁冷冻肺活检术、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肺肿瘤\淋巴结粒子植入术、机器人支气管镜下肺结节定量微波治疗;小儿外科成功实施国内首例KT综合征盆腔静脉畸形杂交手术……

创新潮涌,科技开拓获突破!消化内科经肝/脾穿刺门静脉血管定位标记技术,将手术成功率由国际既往报道的47%提升到84%;成功为近50例肝癌患者实施钇-90树脂微球的注射,为广大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将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从禁忌症变为了适应症;胸腔外科成功为71岁老人剥离体内35厘米的巨大纵膈肿瘤……

勇攀科研高峰 推动创新发展

科研是推动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医院持续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提升科研能力,从机制、平台、管理等方面发力,鼓励和引导更多人才申请或参与临床课题研究。

一系列举措之下,科研创新活力不断被激发,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实现零的突破:获批项目课题3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包括今年获批的一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项目1项,省级课题55项、市级课题31项,资助经费3952万元;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实现了省级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备案7个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立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73项。

五年,描绘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长卷,奏出了一首激昂澎湃的乐章,点亮了一段如诗如歌的岁月,这是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人用精诚精技绘就的宏伟蓝图、用团结奋进合奏的时代旋律、用尽责奉献交上的满意答卷!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人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守正创新、精业笃行,为佑护无法衡量的价值,为健康中国贡献新的力量!

文/图 阮班慧 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