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代表体验生态环境执法过程。
9月24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走进辖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法入企”活动,将法律、科技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我们公司原本面临着环保整改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废气排放和固体废物处理方面,一度影响了生产效率和成本。但通过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我们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改进,不仅实现了合法合规经营,还通过引进新环保技术降低了能耗和排放。”在“送法入企”活动现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如是说。生动的事例让在场其他企业代表意识到,做好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不仅仅是法律底线,更是企业发展的长远投资和竞争优势。
其间,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还特别设计了“沉浸式法治体验”环节,执法人员与企业负责人现场模拟执法检查全流程,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沉浸式”体验让企业代表直观感受到了违法违规生产带来的风险,大家深刻意识到,如果环保工作做不到位,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相比于以往执法部门单向解读法律法规,此次“送法入企”活动中开展的“环保对话圆桌会”更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执法人员与企业代表共同围绕“如何将法律要求与企业实际结合”展开讨论。有企业负责人提出,他们公司在生产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处理不够明确,担心存在法律风险,对此,执法人员详细解释了危险废物分类、存储及转运的相关法律要求,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企业负责人表示,执法人员用解读法律法规的形式给企业“问诊”开“良方”,为企业指明了未来绿色生产的方向。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执法人员表示,此次“送法入企”活动以创新的形式和务实的内容,成功将生态环保法律法规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让法律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此次活动通过互动、体验、定制化指导,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环保意识,也让其收获了实现绿色发展的新思路。
文/图 本报记者 白圩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