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三个年’活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以政府更加有为促进市场更加有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激发企业活力,不断提振市场预期,有效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各级各部门奋力改革攻坚,深入推进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武民介绍,我省多项工作得到国家肯定,在国家营商环境专项督查中,我省“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典型做法被通报表扬。西安市、宝鸡市、商洛市、汉中市、榆林市等7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市场活力持续激发,二季度全省经营主体满意度达到94.5%,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到8月底,全省实有经营主体583.04万户,同比增长3%;实有企业159.88万户,同比增长5.54%。持续优化外资企业服务,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57家,同比增长50%。
杨武民介绍,全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围绕政务服务、监管执法、产权保护等10个领域,出台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鼓励各市区开展创新探索试点,积极打造我省“1+10+N”改革创新体系。今年,按照“2+3+4”工作布局,推出162项创新试点任务。为巩固提升“五字”特点优势,制定印发精准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二十条举措》,明确重点任务和改革举措,压实部门和市区工作责任,进一步提升全省营商环境吸引力。
我省还出台营商环境突破年考核办法,按季度开展考核,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问题线索核实处理,通报15起影响营商环境反面案例。
今年以来,全省共授予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240.18亿元,占合同总额的77.44%。支持供应商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贷款7.12亿元。
到8月底,省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达到93.3%、环评办结率达到91.2%。对符合条件的文旅重点产业链企业,贷款出现不良的部分予以20%—50%的风险补偿。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许可和联合验收,目前,全省处在竣工验收阶段项目2287个,实施联合验收项目389个。
杨武民表示,下一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大生态。围绕我省营商环境“高、低、好、快、强”五个特点,加强会议调度,推动精准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二十条举措》落地落实,持续提升我省营商环境吸引力,打造“投资中国·选择陕西”品牌。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抓好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贯彻实施,对好的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复制推广,形成更多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改革范例。
本报记者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