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腾空而起,直飞、侧飞、回旋……9月28日,在教练龚玉涛的指导下,学员们正认真操作着无人机。
如今,无人机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无人机飞手这一职业应运而生,龚玉涛就是其中之一。从怀揣飞行梦想的航模少年到成长为陕西首批无人机飞手,龚玉涛现在已经成功转型为专业教练,为无人机行业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小时候,男孩子都喜欢玩航模,我也是。”龚玉涛说,每次学校举办科技节或航模比赛,他总是最兴奋、最投入的那个,制作航模、调整机翼、安装动力,每一次成功的飞行都让他心潮澎湃。
2020年,龚玉涛在上网时偶然看到了一个航拍视频,震撼的画面、独特的视角瞬间点燃了他对无人机的热情,回想起小时候制作航模的经历,龚玉涛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专业无人机飞手的决心。
经过系统学习,龚玉涛最终成了第一批持证上岗的无人机飞手。
龚玉涛深知,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传承与分享。在成为专业无人机飞手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他的热情与经验转化为培养新一代无人机飞行人才的动力。
因此,他决定转型为一名无人机飞行教练。在他的课堂上,不仅有基础的飞行原理、安全规范教学,还有复杂环境下的飞行模拟、应急处理训练等实战内容,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全面掌握无人机操作的核心技能。“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无人机,爱上无人机,并在这个行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龚玉涛说。
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批优秀的无人机飞手脱颖而出。他们中有的成了农业植保能手,有的投身于应急救援前线,还有的则在航拍领域大放异彩。
从最初的航模爱好者到如今的专业教练,龚玉涛的经历是陕西无人机行业的崛起和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他说:“今后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像我一样,怀揣着飞行的梦想,投身到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行业中来。”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董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