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五篇大文章 写出使命感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30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绿色金融为笔 绘美丽陕西画卷
华夏银行西安分行行长伊亮谈落实“五篇大文章”

金融是“国之大者”,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要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进行了强调和部署,为新时代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也明晰了金融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作为华夏银行驻陕机构,华夏银行西安分行深刻领会和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恪守金融本源,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股份制银行的自身优势,统筹全盘,重点突破,通过优化产品体系、提升服务效率等举措,切实推动金融政策直达、资金直达、优惠直达实体经济,为陕西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活水。其中,绿色金融就是西安分行做好“五篇大文章”的代表。

西安分行的绿色金融之所以取得成绩,与总行的支持密不可分。作为一家全国系统重要商业银行,华夏银行认识到,做好绿色金融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的要求,更是体现金融责任担当,推动经营转型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不断巩固绿色金融特色,将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提升至全行战略高度全力推进,制定总体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加大资源倾斜和考核引导,形成全行上下、前中后台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

机制创新 护航绿色金融先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华夏银行西安分行在机制、方式、合作、风险、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护航绿色金融。

持续在机制上创新。围绕“双碳”目标,深化绿色发展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服务“路线图”,建立了绿色贷款差异化定价机制。

持续在方式上创新。从单一客户的银行服务模式向客户生态服务转变,以“商行+投行+撮合”的服务模式,为整个产业链提供综合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支持陕西省域范围内绿色产业,通过与集团内外子企业联动,加快构建包括绿色信贷、债券、租赁、信托等系列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

持续在合作上创新,近年来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合作中引入世行结果导向型贷款工具,以及碳足迹计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新工具。先后通过与世界银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有效支持陕西风电、地热能、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通过债券投资、银团贷款等方式支持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同时,积极运用人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低成本资金服务绿色优质客户。

持续在风险管理上创新,坚持全面覆盖、分类管理、动态管控的风险管理原则,在多个层面提升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管理的整体效能,完善ESG风险管理工具,利用科技赋能环境社会风险防控。

持续在践行绿色理念上创新,根据总行自身运营碳达峰路线图,分行制定并印发了《华夏银行西安分行自身运用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自身的碳达峰目标及实现路径,高度关注自身运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致力于推广绿色出行、绿色服务,倡导绿色低碳办公、绿色采购,持续开展节能和能效提升行动,不断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精准投放 助推绿色金融发展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色,陕西是农业大省、能源大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顺应政策方向和促进自身转型的重要方式。西安分行聚焦绿色交通、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行业,助力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绿色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逐“绿”而行,多措并举,探索低碳出行新方式。发展经济,交通先行。近年来,陕西交通网络建设成就斐然,“三纵六横八放射”综合运输大通道已经形成。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节能环保,不但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交通结构、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陕西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对加快西安全域“一张网、多制式、全覆盖”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据显示,2023年西安地铁全年客运量达12.9亿人次,已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载体。西安地铁的发展,有着华夏银行默默的贡献。据介绍,华夏银行西安分行以多种金融工具支持,为累计总投资678.22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已完成贷款投放3.9亿元,绿色债券投资2亿元。在2023年华夏银行总行发行的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用于74个绿色产业项目中,西安轨道交通项目亦在其列。

“内”“外”联动,打造节能减排新动能,锚定目标,以绿提效。华夏银行总行与法国开发署、亚洲开发银行、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等有关国际机构深入开展合作。近年来,华夏银行西安分行已落地多笔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转贷款,其中为全国最大规模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投入使用引入世界银行资金2500万美元,华夏银行西安分行配套人民币3.3亿元,期限12年,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减少标煤2754.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1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16吨,治污减霾效果显著。

迎“风”追“光”,培育清洁能源新局面,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结合陕西丰富风力、光照资源,响应国家清洁能源政策号召,华夏银行西安分行集中发力培育“绿电”产业集群。华夏银行西安分行综合运用表内外产品为陕煤府谷能源长安电力皇甫川清水川50MW分散式风电项目引入世界银行资金1955万欧元,西安分行配套资金1.65亿元;帮助黄河光伏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注入信贷资金0.8亿元,降低度电成本,培育省内清洁能源产业;落地延安、宝鸡两笔共计5亿元风力发电项目,持续助力开辟绿色清洁能源发展新空间。

注重实践 奏响绿色金融华章

一笔笔金融贷款,一项项服务创新,“贷”动了一方经济,也成就了华夏银行的品牌形象。这是华夏银行西安分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造“绿助成长、美丽华夏”品牌的结果。长期以来,华夏银行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力度,探索绿色产品创新,切实提高绿色金融投向精准度,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服务美丽陕西建设取得实效。截至2024年8月末,分行绿色贷款余额28.02亿元,较年初增速11.81%,其中1-8月份累计投放贷款20笔,金额8.81亿元。

不仅如此,日常实践中,华夏银行体会到,“五篇大文章”之间也有相互融合。通过供应链领域,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资金,可将绿色金融的目标客户群从大型企业延伸至数量众多的中小微市场。而在乡村振兴领域,绿色金融的范围更广。这就为进一步做好“五篇大文章”奠定更好的基础。

金融执笔绘就美丽画卷,华夏银行西安分行将秉持“可持续 更美好”的理念,立足陕西实际,坚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服务本源,不断深化绿色金融探索实践,扩大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保持与绿色金融发展同频共振的步伐,提高全行绿色金融资产占比,持续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让“绿助成长、美丽华夏”品牌为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