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以总行陆建强董事长提出的“善本金融”理念为引领,下沉重心,依托“临平模式”在武功县的复制推广,延伸服务陕西多个县域,形成了“1+N”模式,打通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为探索股份制银行服务陕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全力谱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贡献浙银力量。
以武功为起点 推广临平模式的“陕西版本”
近年来,以浙商银行为主任单位的金服会与杭州市临平区联合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试点工作,取得了具有复制推广意义的系列经验成果,即“临平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面向各区县,围绕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主体,依托金融顾问制度,立足当好企业的“金融家庭医生”、地方政府的“金融子弟兵”和居民的“金融理财师”。
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将“临平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第一时间响应,首批选定武功县开展县域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西安分行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工作专班”,建立了由分行行长与武功县县长共同牵头的“双组长”工作领导机制,协同推进武功县综合金融生态区建设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在该县挂牌设立了金融顾问工作室,并成立了金融顾问党员先锋队,把党建“争创先锋”与金融顾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先锋+顾问”的特色模式,多次组织金融顾问团队赴武功县开展深入调研,详细了解武功县域经济特点,针对发展痛点,分行研究形成了《武功县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为武功县提供了包括企业融资、招商引资、金融知识普及等一系列全方位、综合性、体系化的金融服务。围绕支持武功县电商产业做大做强,浙商银行西安分行量身定制了“武功电商贷”小微企业专属产品,为县域小微电商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积极联系电商领域相关专家为武功县电商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目前,“武功电商贷”取得授信批复1亿元,并实现首批贷款投放。
下一步,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将围绕武功县电子商务、先进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四大产业集群,以及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咸兴武科创走廊建设,为武功县设计制定模块化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分行还将发挥“浙商”的优势,积极联系长三角等地区,助力武功县招商引资。通过一系列举措,西安分行希望把武功县打造为浙商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陕西版本”。
辐射县域经济 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和多数股份制银行一样,浙商银行西安分行没有县域网点机构,客户范围主要集中在陕西省各市辖区,如何将金融服务触达县域,是浙商银行西安分行一直思考的问题。在省委、省政府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发挥优势特色,巧用“三项服务”,实现了县域金融服务的“破局”,打通了股份制银行服务县域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定制服务,实现“一县一品”“一品一策”。灵活的金融产品一直是浙商银行服务企业的“利器”,尤其是根据项目或产业的特点,在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下,实现产品方案的量身定制。围绕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先后深入调研了周至县、洛川县、富平县、蓝田县等地,依托县域重点产业,设计了“柿饼贷”“猕猴桃贷”“苹果贷”“羊奶贷”等产品,有效助力了当地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针对富平柿饼产业,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组成金融顾问服务团队,深入富平县各个乡镇,详细了解情况,为富平县柿饼产业量身定制了“柿柿如意贷”。该产品在授信额度、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匹配富平的柿饼企业,预计本年将提供2000万元的信贷支持,有效缓解当地企业的融资难题。
批量服务,深耕县域重点产业上下游。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积极发掘集群项目,通过集群的规模效应,一方面开展集中式调研走访,围绕企业融资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针对性设计金融服务方案;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式作业,提升贷前服务效率、强化贷后风险管理,有效降低单个客户服务成本,延伸服务半径。同时,集群内企业也能够通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达到增进信用的效果,进而更加便捷获取融资支持,也利于提升集群项目市场竞争力,实现较好社会效益。例如,宝鸡市有着国内最大的钛材等稀有难熔金属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钛谷”,全域有600多家钛产业相关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小巨人、瞪羚企业等。浙商银行西安分行通过灵活的产品设计,为该区企业提供包括信用、设备抵押、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形式的借款,最长期限三年,最高可获融资1000万元。今年以来,分行为宝鸡钛产业链审批授信额度1亿元,目前贷款余额已经达到9445万元,为支持该区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沉服务,引金融活水到田间地头。陕西省农业产业为主的县域较多,服务县域经济,就必须深入田间地头。浙商银行西安分行通过打造“产品经理+审批经理+客户经理”的金融顾问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业务、审批业务“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农户、收储户等的融资难题,让当地小微企业主切实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度。在延安“苹果贷”推广期间,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的工作人员吃住都在延安各大苹果种植乡镇,白天深入果园调查业务,深入果农、收储户家里办理业务,晚上加班审批业务,最终延安苹果贷以“无抵押、额度高、资料简、审批快、场景适用度高”在延安地区“走红”,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客户的认可,赢得了市场口碑。
擎旗善本金融
奋力书写“普惠金融大文章”
善本金融是浙商银行为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倡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而提出的发展理念。善本金融的核心是要将“善”的基因融入金融服务的方方面面,助力有“善念”的企业,支持有“善行”的客户,通过一系列“善举”,让金融的社会价值得到全面提升,服务普惠金融正是浙商银行善本金融实践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西安分行在县域经济金融服务方面的探索,只是浙商银行大力推动普惠金融事业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小微产品体系。多年的普惠金融服务,浙商银行先后研发了40余款金融产品,围绕小微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的护航式、陪伴式服务,这其中就包括西安分行自主研发的“航空随享贷”“电商贷”“苹果贷”等产品。丰富的产品体系,滋养了三秦大地的众多小微企业。自2008年进驻陕西以来,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已经在陕累计投放小微贷款超500亿元,累计服务各类小微企业1万余户。另一方面,持续提升小微企业服务的适配性。持续探索场景金融的新模式,如把支持园区建设作为重点,创新推出“6+N小微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入园企业购买厂房、租赁厂房、资金周转等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目前,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累计服务小微园区100余个,累计投放贷款超过50亿元。此外,为让小微企业享受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还积极探索“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有机结合模式,通过“数科贷”“数易贷”“点易贷”等“线上+线下”金融服务产品,扩展形成“场景化+数字化”的普惠金融服务特色。目前,该类型贷款余额已超20亿元。除了在产品和服务上想尽办法,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还在助企纾困方面下足了功夫。近年来,浙商银行西安分行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减免支付手续费共计297.3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983户。
下一步,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篇大文章”战略部署,持续按照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相关工作要求,围绕数字化、场景化转型发展方向,聚焦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和打造“浙银数字普惠”品牌,开展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发挥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敏捷高效”优势,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金融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浙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