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本次研讨会是“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论坛暨第二届丝绸之路(西安)国际传播大会的配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搭建高端对话平台,分享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探讨未来合作的新领域、新模式。
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深入阐述。
在“携手促进互联互通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议题下,与会嘉宾强调了互联互通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们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要加强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美国千年计划智库南亚前瞻网络高级研究员兼执行董事阿桑加·阿贝亚古纳塞克拉透露,他最近完成了一项长达50多页的研究报告,深入探讨了斯里兰卡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紧密联系。
在谈到未来的合作时,阿贝亚古纳塞克拉强调了贸易、双边交流、文化和创新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性。他认为,斯里兰卡与中国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总的来说,我相信所有的合作都是长期的,并且能够开花结果。”阿贝亚古纳塞克拉表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将为斯里兰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共建绿色之路、数字之路,开拓丝路发展新空间”议题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他们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绿色之路和数字之路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方向。各国应加强在环保、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能从中学到很多经验。”罗马尼亚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德烈·拉杜列斯库表示,“我们看到绿色发展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关注,中国在相关领域是领先的。因此,深入研究并借鉴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记录者、参与者、推动者”议题中,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要积极记录和传播“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和经验,为深化国际合作提供有益借鉴。同时,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为沿线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此外,还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多位与会代表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各国需要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