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先天性失明的杨子宣做自媒体,拍摄剪辑发布音视频。因事故导致失明的李翼楠在西安创业,如今公司有33位员工。
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他们就业、创业的故事,也希望他们被更多人看见。
盲人拍摄剪辑视频 点亮“光明”人生
桌上摆放着电脑、耳机、话筒等物品,杨子宣手指灵活地在键盘上来回跳动。
记者观察到,他的操作主要靠读屏软件的帮助,音响中传来的声音正是软件在为他朗读屏幕上的文字和提示。他通过提示音判断每一个操作步骤,剪掉多余的音频片段,调整音量,再合成音频。
“我先天性失明。”今年40岁的杨子宣回忆道,他小时候在盲人学校上学,后来在中专学校学习了盲人按摩技能,2003年毕业后,在按摩店工作。但他喜欢去尝试、挑战新鲜事物。
2015年至2018年,杨子宣加入一个乐队,用歌声赚取生活费,也为他人带去温暖。同时,他还在一个电话平台做主持人,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听众读小说、唱歌。
“小时候,通过听收音机学唱歌,靠着记忆写下歌词。现在用电脑和手机听歌,方便了很多。”杨子宣说,自从接触到互联网,他的世界变得更加广阔。
9年前,他开通了喜马拉雅账号“紫音旋律的微频道”,发布的内容涉及歌唱、配音、讲座等内容,有12万粉丝。后来,短视频火起来,杨子宣又想尝试拍摄剪辑发布短视频。4年前,依靠“语音助手”辅助,他完成了抖音账号的注册。
记者发现,杨子宣的视频内容多数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关,如分享盲人如何乘坐公交车、体验“看”电影、打篮球、网购等。有网友称,他拍摄剪辑的视频,不仅点亮“光明”人生,也照亮了别人的生活。
因事故导致失明
他挑战自我成功创业
10月14日,记者走进李翼楠位于西安市汉城南路附近的公司时,他正坐在办公桌前,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在记事本上记录工作清单。随后,给员工王女士安排了一项对接客户的业务。
“我小时候跟所有正常的孩子一样,可以骑自行车到处玩耍。”今年35岁的李翼楠告诉记者,13岁那年,读小学六年级的他,在放学回家路上,被突如其来的事故炸伤,导致失明。“刚开始确实很难接受,各方面都非常不习惯,但慢慢地我接受了,也想通了,至少有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我。”
16岁那年,他开始学习盲人按摩技术,学成后在老家开了按摩店。20岁那年,在弟弟的鼓励下,他决定转行,在西安创业,创办了家政公司。
“2015年开始,我们公司升级服务,成为物业公司,不仅做家政业务,也做企事业单位的保洁、安保、物资配送服务等。”李翼楠笑道,现在公司固定员工有33人。“我主要的工作是接打电话,了解客户的需求,协调安排我们团队提供相应的服务。我们每个部门都有负责人,他们是我得力的帮手。”李翼楠说,盲人只要善用技术工具,比如读屏软件等,完全可以胜任派单、结账、公司日常事务管理等。
谈到创业成功的秘诀,李翼楠笑道:“踏踏实实做事,诚信做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信条。做家政物业服务,客户的信任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了解客户的想法,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我们才能提供最好的服务。”
除了创业外,李翼楠的另一个爱好是唱歌。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李翼楠表示,首先是带领团队把公司的业务做好,其次是想开一场演唱会。
“很敬佩他,我们都喜欢和他共事。”在同事王女士眼中,李翼楠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做事情特别踏实、认真的职业经理人。他在黑暗中摸索光明,走出自强路。
文/视频 本报记者 姬娜 实习生 陈嘉婧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