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三秦学生记者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4日
“礼术兼修” 磨炼意志大思政

短兵,是中国武术兵刃中以剑、刀为代表的短兵器总称。武术短兵,是将中国传统剑刀格斗技法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传承和发展的一种运动,蕴含着“以剑比德”的传统礼仪教育属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需求,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

2021年起,西安市长安区第十一小学开设了《武术短兵》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术至道”“礼术兼修”的良好品德,在学习训练过程中,让学生爱自己,爱他人,敢担当,负责任。

校园武术课的开展,主要以武术套路和武术操为主,但是存在学生感受枯燥,缺乏竞赛性、游戏性等问题。为了让学生喜爱上武术,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练习武术影响到学生的品格,教师结合学生与课程实际提出了两项解决方案:一是结合新课标“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新式应用武术兵器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针对武术教学中被弱化的武术精神和文化内容,在课程设计中,以“礼术兼修”的理念,让学生在练习武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恭敬”心,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暴力的影响,引导学生“修身克己”。

在教学和训练活动中,教师以“礼术兼修”的理念为指导,在“术”也就是武术技巧的练习过程中,以怀着“礼”的恭敬心去练习。《礼记·曲礼》中的“毋不敬”,核心的含义是尊敬,要让学生们怀着尊敬师长、尊敬同伴、尊敬武艺的“敬心”去练习这一古老而精湛的技术,对武术运动的内涵产生认知。学生们每堂课前高喊“毋不敬”,便是这种尊敬的具象化。

课程实施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渐进、巩固、启发等原则,采用直观、示范的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上采用新课标“学练赛”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比赛、对抗来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达到对于技击技术、身体表达的探究。

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对武术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能自发组织练习,参与率高。2023、2024年连续两年,在春季学期课程最后阶段,学校组织两届青少年武术短兵锦标赛,参赛人数达到开展班级总人数的70%。今年8月,由7名学生、2名教师组成的学校武术短兵队,赴江苏丹阳参加全国武术短兵青少年锦标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几年的开展,孩子们在训练中磨炼了意志、锻炼了品质,形成了人人争相参与武术短兵的良好局面。

西安市长安区第十一小学教师 王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