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未来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6日
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科技赋能智达乡村专题展亮相农高会

科技赋能智达乡村专题展现场。

10月25日,第31届杨凌农高会开幕。陕西省科协组织设立的科技赋能智达乡村专题展在杨凌农高会C馆亮相,全省科协系统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受到观展群众的热烈欢迎。

26个展位集中展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

“这就是林麝啊,原来麝香就是从林麝身上得来的”……一大早,科技赋能智达乡村专题展前就围满了参会的市民。在展台上,摆放着由陕西瑞凤香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林麝标本。该公司工作人员王欢告诉记者,此次展出林麝标本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认识林麝、了解林麝。“目前,我们形成了围绕林麝驯养、麝产品研发等做到优化种源科学防疫、标准饲养的管理体系。希望通过农高会的舞台将凤县麝香小镇、林麝产地推广出去,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王欢表示。

“沙棘饼干的味道确实不错,酥脆还有保健功能。”陕西榆阳沙棘科技小院带来的沙棘产品颇受参会市民喜爱。“我们的新产品研发主要围绕榆林特色植物资源沙棘、酸枣开展,目前正在注册‘棘里香’商标,将我们的沙棘新产品市场化。”项目负责人崔长珍介绍,陕西榆阳沙棘科技小院由首席专家榆林学院段义忠教授带队,围绕沙棘种植和培育等开展科研工作,后续扩展产业链,研发出沙棘脾胃和元浆、沙棘软糖、沙棘面膜等9款产品,部分已产业化。崔长珍告诉记者,科技小院采用“高校+科技小院+推广机构+企业+农民”的创新推广模式,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为榆林沙棘产业增产增收、土地沙化治理及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科技赋能智达乡村专题展,由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科技小院”大有作为、科普基地智达乡村、乡土人才“破土飘香”四个板块组成,将“高大上”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与“接地气”的为农服务有机结合,全方位展示全省科协系统在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实业实绩。基层农技协、科技小院、科普示范基地等优秀代表精心布设26个特装展位,展品涵盖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农业生物技术、绿色食品、中药材、果业、智能农业机械等领域的多种增收致富新技术新成果,部分展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国内国际奖项。

科技赋能“唱”出农业“好声音”

“我们要扎实做好科技小院建设和提升工作,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积极构建科普惠农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持续赋能陕西农业高质量发展。”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表示,全省科协系统要科学统筹,集聚内外力量,智达乡村,为乡村振兴助力。要聚焦产业,靶向服务,建好产业顾问专家库,深化“会企地院”合作,为乡村振兴引才聚智赋能。

近年来,陕西省科协充分发挥科协职能作用和自身优势,联合相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持续举办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大讲堂,助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和县域经济提升。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