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辅轮中学智博YM班 李灿坤
故乡的小院里有一棵桂树,每到秋风送爽时,一树金桂悄然绽放,花与叶在风中摩挲,沙沙作响,甚是好听。
小时候,每到秋天桂花开时,我就会紧紧跟在姥姥身后,一遍一遍嚷着要吃她亲手做的桂花糕,喝她酿的桂花醪糟。姥姥最终是架不住我一轮又一轮的央求,便找出摘桂花的长竹竿,又拿出竹簸箕递给我温声吩咐:“用手接好了。”我兴奋地捧着大大的簸箕,努力向上托举。“沙沙沙”,姥姥一竿子下去,桂花一簇一簇跌进簸箕中,香喷喷的桂花将我包围。花叶皆坠声声入耳,香气沁人心脾。
刚打下来的桂花,要经过细细的加工才能食用。姥姥先拣出桂花的叶子和花柄,然后用剪刀把细碎的小花从叶间剪下;然后拿到河边,在流水中反复冲洗,洗去花上的细小灰尘;接下来,将桂花与蜜糖放在锅里小火慢熬,直到两者一齐在锅里翻腾,冒出甜丝丝的气泡,桂花中的水汽熬完,桂花蜜糖就大功告成了。
这时,厨房里蒸汽氤氲,白白的米糕整齐地躺在模具里,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和桂香。桂花和糖浆早已合而为一,均匀淋在一个个白米糕上,看起来漂亮极了。姥姥将米糕掰成两半,又仔细地吹凉递给我,这是姥姥对我的爱。咬下一口,软糯与甜香交织,满口充盈着独属桂花的滋味。
夕阳透过一扇窗户,散落在姥姥和我的身上,洒在米糕上。桂花树的枝叶在风中舞着、摇着。
酿桂花醪糟时,姥姥总会先抓起一大把干桂花,在酒曲里细细拌匀,和蒸熟的江米混在一起,装进玻璃罐里压实。最后用小铜勺在中间压个小坑,然后拧紧盖子,放置在温暖的地方。桂花醪糟就此开始酝酿。
我耐不住性子,一有空就蹲在玻璃罐旁,把耳朵贴上去听那“噗,噗”的声音,很轻很轻,它正酝酿着满罐的清香。几天后,一碗桂花醪糟终于摆上桌了。入口清甜又混杂着桂花的香,令人沉醉。
长大后,回到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时光流转,往事却历历在目。
秋天到了,小区里的桂花开了,满树星星点点的桂花开得热烈而奔放,我站在桂花树下,抬头望着,拨通姥姥的电话,她的声音温柔依旧:“囡囡,家里桂花开了,我给你做了些桂花糕、酿了些桂花醪糟,过些天送给你尝尝……”“好!”我笑着,桂花晕成一片金黄灿烂。
姥姥的爱,虽然在故乡的小院里,却让整个秋天充满了芬芳。
教师点评:作者通过回忆姥姥做桂花糕、桂花醪糟的事情,娓娓道来,描写细腻,语言富有感染力。
指导老师 向连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