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静老师正在给初二(4)班上《我很重要》的心理课。
心理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学会爱自己,感受“我很重要”的理念;实操实践,孩子们在动手实验中,掌握了物理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课堂主动性还给孩子,让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展现他们自信、活力、主动、多彩的青春面貌……
近日,记者以“学生”的身份,走进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深入课堂,沉浸式体验,让人大开眼界,中学课原来还可以这么上?
心理课堂:大声说出“我很重要”
“我自己很重要,我将更好地爱我自己。”“我对父母很重要,因为缺少我,他们就少了一个疼爱的人。”“我的品质很重要,我应该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我对朋友很重要……”
10月24日上午,在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心理发展中心,初二(4)班《我很重要》的心理课堂上,同学们依次勇敢地站起来,对老师和全班同学大声说出了——“我很重要”。
严静老师这堂“我很重要”的心理课,以毕淑敏同题散文《我很重要》为切入点,组织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互动,拉近组员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懂得重视自己,明白“我”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这个世界都很重要。
“孩子们通过这堂心理课的学习,对心理学有了科学的认知,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让同学们能够在文字的熏陶和情感的浸润中深深地去理解‘我很重要’,在遇到困惑的时候,在否定自己的时候,在想要伤害自己的时候……能够意识到‘我很重要’。”严静老师说。
据悉,学校有专业的“心灵驿站”,学生可以通过预约单,随时向老师寻求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这样沉浸式的心理健康课堂,让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洒满阳光,助力孩子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物理课堂:电路连接“点亮”科学大梦想
“吕奕辰同学,教具上是四位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成就,请你通过正确的电路连接,点亮中间的小灯。”随着老师的话音落下,吕奕辰走上讲台,将电路连线一端与“邓稼先”相连,另一端与两弹一星元勋相连,教具上的小灯被点亮,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近日出现在初三(4)班物理课堂上的一幕。
在石琳老师巧妙的设计下,物理知识与科学家的杰出成就相结合,通过电路连接的方式,让同学们既掌握了电路知识,又了解了科学家的杰出成就,思政课巧妙地融入物理课堂之中,真正实现了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深度融合,让思政课无处不在。
郭品希同学说:“这样的物理课很励志,我们认识到学好物理知识,不只是为了考高分,应该以科学家为榜样,为科技强国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数学课堂:“三不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在初二(8)班的数学课堂上,从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到小组讨论、深度思考,再到反复实践,获取真知,已经成为爱知中学每个课堂的标配。40分钟里,笑声、掌声、讨论声,声声入耳,提问、思考、动手做,环环相扣。
宋海艳老师执教的《一次函数图象》一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精巧的问题设置和亲身示范,组织学生独立操作并深入思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课堂上,学生能自己读懂的知识,老师坚决不讲;学生能通过思考探索出来的知识,老师坚决不讲;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来的知识,老师坚决不讲。”宋海艳老师表示的课堂“三不讲”原则,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
尊重个体:每一个孩子都能出彩
尊重个体差异,激发成长潜能,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出彩”。爱知中学坚持对学生开展全过程评价,唤醒成长内驱力,让学生收获更多认同和激励。
学校党委书记樊世杰说:“我们学校引进了作业系统,根据薄弱、中等、优绩学生分层布置作业,相同的知识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本着尊重个体差异、激发成长潜能的宗旨,学校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校园之星’‘十奖学生’‘五好学生’‘先进班级’等评选表彰,让学生在肯定中进步;开展三位一体家长会,进行家校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多元评价的结果导向让学生收获更多认同与激励,让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中更富自信。”
校长石峰虎就学校发展、内涵建设、未来构想阐述办学理念,将以建校30周年庆为新起点,带领全体教师把学校建成“有人文底蕴、厚重气质,以科学教育见长,有素质教育特色的基础教育标杆学校”。爱知中学将以“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为契机,扎实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秉持“以爱育德 以知启智”的教育理念和“在爱知中学,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的挚爱”的育人承诺,全面塑造爱知教育发展新形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做好义务教育“排头兵、示范田、样板间”,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志存高远、全面发展、开拓创新、担当有为”的优秀学子。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通过构建阳光课程体系,重点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以“阅读、思考、表达”为主线,形成了爱知特色的“五学”“三分”新课堂。与此同时,该校还深挖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将思政课、素养提升、育德创新融入课堂教学,实现师德师能同步并轨、双向融通,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熏陶相结合、活动育人与环境育人相结合,着力营造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催人奋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
文/图 本报记者 阮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