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们精神饱满专注听讲。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11月13日,三秦都市报社全省通讯员新闻宣传业务培训会在西安会展国际酒店召开。
通讯员是党报采编工作伸向基层的“触角”,是报社的“千里眼”“顺风耳”。10年间,三秦都市报社举办108场通联培训,建立了含百余名专家的师资库、六大课程体系的课程库及通讯员管理数据库,并正在建设案例库和知识库。
强化能力 助力通讯员成长
细致入微的视角、专业准确的报道、传递及时有价值的信息、重大事件展现卓越传播力,这是西安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干部樊雨薇对三秦都市报的评价。在她看来,此次新闻通讯员培训会如同一场及时雨,能有效地强化新闻宣传技能,为在宣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灵感,给持续在岗位上保持“输出”的通讯员们进行一次“充电”。
“我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严格遵守培训纪律,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陕煤物资集团彬长分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宋倩作为通讯员代表发言时表示,“期待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建立起一个更加紧密、高效的通讯员网络,共同推动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
将打造“平台+课程+运营”模式
作为陕西日报社最大的子报,30年来,三秦都市报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大力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反映群众呼声,已将一张报纸发展成为集报、网、端、微等媒体形态为一体,新媒体用户覆盖超千万的新型都市类媒体。
三秦都市报社有着扎实的基础以及丰富的资源,始终将宣传千行百业正能量作为重要使命,高度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用心办好各类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报社同步开展通讯员新证换发工作,并且建立起严格的筛选机制,旨在吸纳更多优秀的新鲜血液加入通讯员队伍。
未来,三秦都市报社计划进一步优化培训体系,倾力打造集“平台+课程+运营”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开创独具特色的新闻培训路径,力求实现报社与通讯员队伍的协同发展、共同成长。
从玩转到制作“爆款” 把握传播新趋势
在稍后的培训会上,高级工程师、国际高级摄影师、独立导演安磊为通讯员们带来了关于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精彩讲座。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现场演示,展示了AI剧本创作的无限可能以及短视频创作的魅力与技巧。
安磊强调,一个好的故事不仅仅是情节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与共鸣的激发。他鼓励通讯员们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视觉元素,让每一部作品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佳作。
紧接着,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李明德以“网络信息意识、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为主题,为通讯员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增强对网络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准确把握网络信息的脉搏。李明德还给出了具体而实用的建议,帮助通讯员们有效应对网络信息风险,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业务能力。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