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滨河学校初三新翼(4)班 申梦琪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拖着沉重的书包回到家中,爸爸总会第一时间迎出来,唠唠叨叨地问这问那,不是问有啥作业,就是问考了多少分。我紧皱眉头,不由得喊道:“你天天问,烦不烦啊!来回都是这几句,有没有意思?”我“咣当”将房门重重一摔,回到自己房间,紧闭的房门也隔绝不了他深深的叹息声。
过不了多久,门外又传来了爸爸的催促声,“宝贝,快出来吃饭啦!”我蒙着头捂住耳朵,想把爸爸的催促声关在耳朵外面,可眼前却浮现出爸爸焦急憔悴的脸庞。我无奈地扬起头来,看着天花板上的灯,感觉头顶上的灯在转圈圈……
每天早晨,我拿起桌上的早餐,飞快地转身下楼,就往学校跑去。不想和爸爸多说话,不想多在他面前停留。到了学校,我也总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享受一下课前短暂的安静。
一天班会课上,班主任给我们播放了一段感人的视频。看完后,我沉默了很久。想起爸爸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他不仅要承担父亲的角色,还要挑起母亲的担子来照顾我的生活,心中不由得后悔起来。那些渐渐被遗忘的日常细节在我脑海浮现出来:每天早晨,爸爸都为我准备好热气腾腾的早餐;每天晚上放学,爸爸总是提前做好晚餐,在客厅里迎接疲惫的我。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我开心还是悲伤,无论考试成功还是失败,他总是一句句叮咛着我,默默支持着我。也许,他和别人的爸爸相比确实有些唠叨,但他为我的付出,就像他头上的那一根根白发数也数不完。
那晚放学回家后,我依然看到爸爸辛劳的身影和鬓角缕缕的白发,我心里泛起阵阵酸楚,我轻声地说:“爸爸,对不起。”爸爸看着我笑了起来。饭后,爸爸同我聊了自己学生时代的故事,从此以后,我和爸爸的关系又融洽起来了。
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段文字:当青春期遇上中年期,不要争吵,只要双方换个角度思考,多为对方着想,亲子关系也可以融洽得像朋友一般。
教师点评:小作者直面现实,真诚地吐露了渴求理解的心声,读完让人不由得产生内心的反思。
指导老师 吉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