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在曲江文化运动公园里健身的市民。
足球场上,加油喝彩声此起彼伏;步道上,健步走、慢跑的运动达人成群结队;双休日,身着五颜六色运动服的市民,为体育公园里增添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体育公园,已然成为众多市民在繁忙工作之余锻炼、放松的“能量快充站”。
运动达人感受到难得的“健身自由”
近日,记者在曲江文化运动公园里看到,人们或挥拍打羽毛球、或健步快走、或慢行散步。不远处,球员们在足球场上奔跑、角逐,射门的一瞬间激发场内场外欢呼雀跃。
“这里环境不错,场地开阔、设施齐全,基本上节假日、双休日都来这里踢球,每天有免费时段和场地,不过需要提前预约,如果在非免费时段锻炼,办一张卡就可以提前预约,非常方便。”家住春临小区的居民吴小斌对记者说,曲江文化运动公园俨然就是自家的后花园,经常和球友相约来这里踢球。“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次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后,进入工作状态就很有活力,我们叫‘满血复活’。”吴小斌幽默地说,在天然氧吧中运动,让他和球友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难得的“健身自由”。
在曲江文化运动公园里,随处可以看到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公园步道、广场上,健身锻炼的市民三五成群。“每天中午吃完饭都会来公园走一圈,或者在健身器材上玩一玩,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在公园里欣赏美景,从百花盛放到一叶惊秋,感受季节的轮回,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文体活动也比较多。”市民徐常艳说,她在与公园一路之隔的西安曲江电竞产业园上班,每天下班后都会到公园里锻炼。
记者探访发现,公园里还对公益及收费时段、免费场地进行了公示,并对五折收费适用人群予以了明确,即:持有相关证件原件的军人、消防员、中小学生等。
来到曲江新开门运动公园,记者发现,该公园里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相对集中,整个公园里活力满满,运动热潮涌动。“周末会带孩子来踢足球,让孩子放下手机,在运动中懂得团队协作,孩子也是热情高涨。”住在金水湾小区的居民蔡肖敏说,孩子锻炼时,不仅可以在公园里的驿站存放随身物品,还能冲澡,这种满足自己和家人运动需求的贴心服务设施值得推广。
扩大“健身圈” 建一批体育公园
脚下是彩色步道,身边四季有花,置身绿草如茵之中,或慢跑、或飞奔,在宁静和谐中感受生态之美、运动之乐,满载市民幸福时光的运动公园也让众多健身达人家门口的“健身圈”越来越大。
健康、高品质生活、获得感、幸福感……这些事关民生的关键词被写进《陕西省“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2025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达到45%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1.2%,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建成体育强省的远景目标锁定:体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体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中西部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其中明确,深入推进渭河、汉江、丹江全民健身长廊建设。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骑行道、健身广场、社会足球场地、户外营地、多功能运动场地等健身设施建设,新建或改扩建39个体育公园,完善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
为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运动健身、追求健康的基本需要,《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支持以租赁方式供地,倡导土地复合利用,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结合城市发展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综合治理等,按照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建设一批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公共体育场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以及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
陕西体育公园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居全国第三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就“十四五”体育公园建设指导目标2024年上半年完成情况日前进行了通报。经国家统计和复核,我省符合《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的体育公园54个,全面完成国家39个的指导目标数,完成情况居全国第三位。
从各市体育公园建设完成情况看,西安市(含西咸新区)4个,咸阳市1个,铜川市1个,渭南市27个,延安市2个,榆林市10个,汉中市3个,安康市3个,商洛市2个,韩城市1个。
省发改委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强化部门合力,按照省政府公布的《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全面完成“十四五”建设指导目标。强化资金支持,对于中央预算内投资供不应求问题,将争取做大资金盘子,同时指导各市(区)充分做好项目储备。强化监督检查,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同时统筹做好已建成体育公园的开放利用,确保项目充分发挥效益。定期进行数据核查,督促项目单位及时准确填报信息,杜绝虚假填报、谎报瞒报等问题。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维 实习生 苗佳妮 刘哲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