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我国不断强化儿科服务能力建设,目前全国8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儿科服务,各地聚焦流感、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性腹泻等儿科高发传染病,开展有针对性的诊疗知识和技能培训。”在11月15日举行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
2023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旨在进一步方便城乡社区居民就近、便利获得基本医疗和卫生健康服务。
傅卫介绍,今年上半年,有9000多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健康体检,有5000多万名0至6岁儿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随访服务、眼保健服务和视力检测服务。各地还针对重点人群提供长期处方、家庭病床服务,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明显提升。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71个县区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全面推开。
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的重要举措。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
傅卫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快推动县域医共体内以人员为核心的资源下沉,同步实施服务、技术、管理下沉,开展巡回医疗和巡诊派驻,目前全国90%以上的县实现了县级医院人员派驻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加快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县域内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共享互认,目前影像中心已覆盖全国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让群众在基层享有更便捷、更优质的检查诊断服务。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加强分类指导和工作推进,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更好地促进县乡村协同联动,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