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见到了为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樊先生。
“叔叔,是您捐赠的造血干细胞,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谢谢这两个字,根本不能表达我对您的感激。”来自河南省开封市的陈女士说,一袋造血干细胞不仅为她带来重生的希望,也让她与陕西结缘,两年前嫁给了陕西延安小伙。11月20日上午,在一场以“礼赞生命‘陕’耀300”为主题的陕西省第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表彰活动中,陈女士向陕西省第1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樊先生深深鞠躬表达感恩之情。
9年前,陈女士查出急性淋巴细胞B细胞白血病,躺在病床上绝望至极的时候,听主治医生说找到与她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激动到不能自已。“这么多年,不知道您是谁,不知道您是哪里人,只知道是您救了我,您的善举不仅挽救了一个濒临绝望的生命,更为一个家庭带来了重生的希望。”陈女士说话间已泪流满面。
“那时候我只知道是个小姑娘,比我儿子大一岁,现在看到你平安健康,我终于踏实了。”樊先生说,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传统美德,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樊先生还送给陈女士一支钢笔,祝她以后的日子健康快乐,用这支笔描绘出精彩人生。
据了解,以“礼赞生命‘陕’耀300”为主题的陕西省第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表彰活动,由陕西省红十字会主办,陕西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承办,旨在纪念本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300例,表彰和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现场为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颁发“爱心使者”奖杯。陕西省第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赵女士也分享了自己的捐献经历。
赵女士今年27岁,是西安人。“大学期间,我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但是当时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也因为非血缘关系之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有十万分之一甚至更低,觉得捐献这一行为和我距离很遥远。”但是今年6月份,一通电话,让赵女士意识到每一个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都有机会给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得知与一名澳大利亚血液病患者匹配成功,我非常激动,当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我也逐渐感受到这一行为对于血液病患者的意义。”赵女士说,2024年10月,由父亲、朋友陪着到北京进行捐献。采集完成的造血干细胞被迅速送至澳大利亚。
11月20日是赵女士完成捐献后的第27天,她表示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出现什么不适的情况。
“截至目前,陕西省造血干细胞入库量已超过14万人份,成功捐献例数也达到了301例。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爱心人士的默默奉献和无私付出。”陕西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何洁说。在此,呼吁更多人能够积极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挽救生命、传递爱心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图 本报记者 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