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离不开新科技应用和集约化生产。近年来,蓝田县洩湖镇抓住距离西安城区近的区位优势,把樱桃种植作为产业来抓,种植面积和果树升级换代正在快速推进,呈现出向时空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的发展新格局。
11月19日,记者前往蓝田县洩湖镇,了解该镇的樱桃种植情况。
在洩湖镇政府,镇党委书记夏建良介绍该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时说:“我们以‘樱桃名镇’建设为工作目标,全镇农业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尤其是簸箕掌村樱桃产业,这个村的樱桃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
在前往簸箕掌村的路上,副镇长张宝权指着车窗外的各类农业设施说,产业强镇政策实施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村民干劲十足,光樱桃产业一项,洩湖镇去年销售收入就达3.7亿元,樱桃已经成为强镇富民产业。
到目的地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座近10米高的温室大棚,簸箕掌村樱桃基地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已经迎了上来。聊起樱桃,李志刚说:“近年来,樱桃市场竞争已经由过去的价格战转变为质量和口感战,人们对樱桃品质要求逐年上升,谁抓住先机谁就赢得市场。”当记者走进温室大棚,一股温暖扑面而来。一棵棵正吐着花蕾的樱桃树,泛着绿意,长势喜人。在两行树的中间,是一套套加热设备,随着送热管的延伸,一股股温润的暖风正吹向大棚的每一个空间。
李志刚介绍说,通过设备调节温度,在夏季大棚会对果树进行降温处理,在秋季又慢慢进行加温。此外,从去年开始就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进行科学实验,西农的研究生们到温室大棚对果树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持续为温室大棚的整个产业链再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洩湖镇以创建国家级产业强镇为契机,围绕打造“产城融合示范镇”和“樱桃名镇”目标,建立起规范有序、阳光透明、销售渠道畅通的樱桃产业服务体系。自产业强镇项目实施以来,该镇争取上级资金和撬动社会资本累计4246万元,建设了百亩示范园区5个,新建中型冷库5个,计划2年内打造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千亩示范村1个、百亩示范园10个、十亩示范户100家,进而带动全县樱桃标准化现代化种植面积新增10000亩以上,在争创“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同时,也让樱桃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定心果”。
本报记者 王保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