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工作专题询问联组会。

榆林市人大系统成功举办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暨“履职杯”第三届体育比赛。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举办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文艺汇演。
在榆林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广袤土地上,榆林市人大常委会自设立以来,始终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念深植于心,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的意愿细致入微地融入每一项决策与行动之中,视人民的福祉为工作的核心准则与不懈追求。尤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70 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榆林市人大常委会更是以一系列扎实且富有成效的举措,全方位展现出其在民主法治建设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与卓越贡献。
监督之剑 精准出击 守护公共利益
监督,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关键职能,在榆林市得到了强有力的彰显与践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70 周年的 2024 年,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与创新,首次开展专题询问这一强有力的监督手段,并在一年内开展两次,极大地增强了监督的精准度与实效性,为制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首次专题询问将焦点对准了群众关注度极高的水资源问题。为确保询问深入且切中要害,人大常委会成员在会前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调研。他们深入探究榆林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的现状,梳理其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并广泛收集群众对于水资源保障的殷切诉求。在 4 月 26 日的询问现场,10 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围绕如何全方位落实 “四水四定” 原则、精打细算利用水资源,如何稳步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如何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等核心议题展开询问。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现场予以详尽解答。
一位参与此次专题询问的政府部门负责人感慨道:“这次专题询问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强大力度与坚定决心,也让我们部门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与压力,更为我们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这无疑是人大常委会监督职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0 年历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生动体现,彰显出其在守护公共利益方面的关键作用。
榆林市近年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政策环境,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其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榆林市人大常委会敏锐捕捉到这一发展趋势,先后两次深入开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调研。
8 月 27 日,榆林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联组会议,针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在询问会上,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围绕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发问,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国忠表示:“开展专题询问,既是人大的法定职责,也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监督方式。其目的并非为难政府及其部门,而是为了深入了解情况、剖析问题根源,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助力政府及其部门提升工作质效。这既是法律的初衷,也是我们开展这两次专题询问的根本遵循。未来,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探索、完善并充分运用专题询问这一监督利器,持续提升人大工作水平,增强监督实效,为榆林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引领下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民生之基 聚焦关切 推动全面进步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70 周年的进程中,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民生改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的关切与期盼。
近年来,榆林市全力投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其丰富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精心打造出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旅游景区。旅游综合收入与游客数量呈现持续攀升态势,为榆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显著提升了榆林的城市影响力。然而,与省内西安、延安、渭南等城市相比,榆林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洼地劣势” 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今年,榆林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由李军等 11 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支持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议案》。经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主任会议研究确定,该议案被列为 “五届人大三号议案”,并由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牵头督办。三号议案以建设 “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城市” 为目标,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通过全面深入了解榆林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与创造性的意见建议,旨在推动榆林市文化旅游事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富民强市以及助力资源型城市绿色长远发展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为确保三号议案办理工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榆林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启动课题专家督办服务项目,充分借助专家的智慧与力量,为议案办理提供专业咨询与精准指导服务。与此同时,正在推进中的一号议案《关于整合南六县产业发展资源实现一体化高质量打造的议案》,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南六县大地。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且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南六县产业一体化整合汇聚强大力量,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腾飞。二号议案聚焦城市更新行动,让曾经破旧的老旧街区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公共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在城市的点滴变化中真切感受到幸福感的持续增强。
七秩华章 光辉历程 凝聚奋进力量
2024 年,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70 周年的特殊时刻,榆林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榆林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1 月 15 日,“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70 周年暨‘绿色新榆林’书画摄影文创展” 在榆林市会展中心盛大开展。此次展览由市人大常委会、市生态环境局、榆能集团和市旅投公司联合主办,展览聚焦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憧憬与向往,以书法、绘画、摄影、文创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新榆林壮丽画卷,吸引了众多市民纷至沓来,人们在欣赏艺术佳作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理解与认识。
6 月 28 日,榆林市人大系统成功举办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70 周年暨 “履职杯” 第三届体育比赛。全市 12 个县区 13 支代表队,共计 397 名运动员齐聚一堂,参与篮球、拔河、象棋、跳绳等 6 个竞赛项目的激烈角逐。此次体育比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大系统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有效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大工作者 “团结协作、拼搏奉献” 的良好精神风貌,彰显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大工作队伍的蓬勃活力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9 月 24 日晚,由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 “人民的期许” 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70 周年文艺汇演在市工人文化宫隆重举行。舞蹈、陕北民歌、现代晋剧《李子洲》选段、陕北说书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这些节目深刻彰显了市人大始终与市委同向、与发展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坚定信念,紧紧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以实干实绩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与使命意识,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榆林 70 年历程中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的生动写照。
活动期间,还对 “回望来时路、永远跟党走” 主题征文比赛的 18 名获奖者以及 2023 年度 20 名优秀代表建议提出者、10 个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10 名代表建议办理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这一举措旨在激励广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榆林的长远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进一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榆林的深入发展与完善。
通过这一系列意义非凡的活动,不仅营造出浓厚的庆祝氛围,更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凝聚起推动榆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全力服务发展大局。积极拓宽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坚决捍卫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权利,以 ‘人大之为’ 全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凭借 ‘代表之力’ 精心描绘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绚丽画卷,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民主法治建设筑牢了坚实有力的保障,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0 年的光辉历程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榆林篇章。”王国忠说道。
越奋刚 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