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帮扶工作启动以来,镇巴县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全面优化育人方式为重心,在抓对标攻重点上下功夫、在抓常态求长效上出实招,形成了“以理念牵引学校质量新提升”的帮扶特色,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聚焦制度建设,提升治校水平。一是发放调查问卷6000余份,在深入研判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帮扶目标、策略、路径、举措,实行挂图销号作战,帮扶工作有序、高效推进。二是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细化“权责清单”,完善决策议事流程,修订、完善《办学章程》及课程建设等核心制度20余项,推动学校治理水平提升。三是选派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到帮扶校跟岗学习或挂职锻炼19人次,委任帮扶教师为学校中层或备课组长,管理人员师徒结对帮带,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聚焦课堂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一是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基本范式,推行“听评研一体化”备课范式,制定《试卷讲评参考标准》《集体备课执行标准》等评价标准6项,以标准传输理念,用标准引领变革。二是设立学术节,开设“专家论坛”“班主任沙龙”、阅读分享等特色活动,组织申报市级以上课题37个,为教学提质增效赋能。三是加大“一体两翼”三地联合培养力度,实施职教专业强校计划,优化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个,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局面初步形成。四是牵头组建汉中市“九校联盟”,畅通“联学、联考、联评、联研”互动办学渠道,举办经验交流、专题培训5场次,扩大帮扶理念辐射面。
聚焦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素质。一是调增受扶校专任教师编制92名,通过价值引领、正向激励、多维宣传等举措,招录高层次人才和薄弱学科紧缺人才16名,为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成立教学诊断研判专班,帮扶团队累计作公开课、专题讲座177节次,随机听评课260余节,及时开展教学诊改,为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借鉴指引。三是共建学科教学团队12个,成立“名师工作室”6个,吸纳骨干教师27名、青年教师69名参与工作室专业研修,组织受扶学校骨干教师赴帮扶校跟岗学习123人次,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实施“青蓝工程”。帮扶教师结对专任教师46对,助力全县8名教师获评省市教学能手。
聚焦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素养。一是健全五育融合、三全育人体系,持续加强体艺、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强化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强化素质教育理念。二是健全德育活动体系,创新实施“体悟德育”“养成教育”“学生论坛”等专项活动。三是以培养高素质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目标,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帮扶成效显著。四是联合帮扶学校,携手云校教师,通过在线“空中课堂”,开展“订单式”个性化培优。
聚焦核心价值,提升文化底蕴。一是帮扶团队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二是注重校园文化的主题设计和部室文化、班级文化等的有机渗透,充分展现学校内涵发展成果。三是实施“六知六爱六荣”“共建书香校园”大阅读等活动。
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