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生活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1日
火锅“玩”出新花样

开栏语

入冬之后,天气渐冷,冬日消费热度不减,产品更新,消费场景更新,消费市场释放出更多活力。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冬日新消费》栏目,聚焦衣食住行等领域的新变化,报道冬日消费市场新玩法、新业态。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热气腾腾的火锅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品。如今的火锅市场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不断满足着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火锅“变小”

12月10日中午,在胡家庙一家小火锅店内,赵端阳沉浸于小火锅套餐的美味之中。热气腾腾的锅底,新鲜的荤素食材,搭配开胃小水果,构成了他的午餐。

在这家火锅店记者看到,店内提供一人一锅服务,菜品置于回转台上循环滚动,包括精选肉类、蔬菜、水果与甜品等。饮料自取,料碗种类齐全,还有现炸小吃供应。“与朋友聚餐吃火锅人均至少百元,小火锅则性价比超高。”赵端阳称,他此次用餐使用团购券后花费39元。

记者走访多家火锅店发现,传统的围炉而坐、共享一锅的火锅模式正逐渐被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新方式所取代。不少火锅店推出单人小火锅,既保留了火锅的温热与欢聚氛围,又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私密空间和个性化口味的需求。

据《2024年中国火锅产业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火锅门店规模已达59万家,门店体量再次回稳。在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的当下,火锅品牌围绕“变小”展开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尝试,传统火锅除了“一人食”的固有模式外,还玩出了诸多新花样。

比如,消费者无需“到店”也能实现火锅消费——只需在手机上下单,就能在家中享受到热气腾腾的火锅。据相关数据显示,火锅外卖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部分知名火锅品牌的外卖销售额占比已超过20%。

菜品搭配组合创新

最近,从事文案编辑工作的加慧中午叫外卖时,经常选择火锅菜。与传统火锅相比,火锅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显著的创新。它不再局限于多人围坐、共享一锅的就餐模式,而是主打单人份的精致菜品组合。

这些组合通常包含了荤素搭配,既有肉类,如滑牛肉、巴沙鱼片等,满足了上班族对蛋白质的需求;也有各类蔬菜,为食客提供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记者点开某知名火锅品牌推出的“下饭火锅菜”外卖页面看到,该菜品提供了多种荤素综合搭配的套餐选择,价格在30元-40元之间。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单点食材,同时,丰富多样的干碟、蘸料、调味酱也一应俱全,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口味需求。

其他品牌火锅也不甘示弱。有的注重地方特色食材的运用,将当地特色美食融入火锅菜中,让消费者在品尝火锅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地方风味;有的则在调味上进行创新,研发出独特的酱料配方,为火锅菜增添别样风味。

火锅菜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火锅消费主要集中在晚餐和聚餐场景的局限,将火锅的消费时段延伸到了工作日的午餐时间,为火锅行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配角”逆袭成主角

记者在点评网站输入“火锅”进行搜索时,发现一众火锅店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往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火锅本身,而是那些曾经被视作“配角”的美食,诸如糍粑、冰粉、卤味等。

在西安的大街小巷,火锅店内的竞争焦点似乎悄然发生了转移。走进一家家风格各异的火锅店,菜单上琳琅满目的“配角”小吃常常成为顾客们难以抗拒的诱惑。

在位于翠华路的一家火锅店内记者看到,中午就餐时有一多半客人都点了糍粑。“外皮裹了一层糖粉,一口咬下去,既能吃到糯米的软糯,又能吃到糖粉的香甜,我们几乎每次来都会点。”食客王一潘告诉记者。

品尝完火辣滚烫的火锅后,一碗冰凉爽口的冰粉无疑是解辣的绝佳选择。长安区樱花一路一家火锅店的老板告诉记者,除了传统的红糖冰粉,店内还创新地加入了各种新鲜水果、坚果碎、椰果粒等配料,让冰粉的口感更加丰富多样。

卤味在西安火锅市场的崛起也不容小觑。在科技二路的一家火锅店内,鸭脖、鸭翅、鸡爪等卤味小吃被摆放在火锅店的显眼位置。顾客在等待火锅汤底煮沸的间隙,来点卤味小吃解馋。“我们就是冲着他家卤味来的。”专门来消费的食客李绍泽指着桌上的辣卤拼盘推介,“一个人就点鸡爪或者猪蹄,人多的话68元点个拼盘,都能吃到。”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袁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