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泾渭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供热设备。
扫码看视频
12月12日,西安市迎来降温吹风天气,高陵区许多小区的住户依旧感觉家里温暖如春。2024年西安市集中供暖启动近一个月来,由西安泾渭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恒环境能源公司”)进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产生的余热,通过公司新建的换热首站变成热水,经由新铺设的4.31公里供热管网一路向北,到达西安城投热力集团渭北供热公司(以下简称“渭北供热公司”),之后分散到二级换热站,流入居民家中。
垃圾焚烧余热成为供暖热源
走进康恒环境能源公司的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正通过监控设备密切关注着设备的运行状况。从屏幕左上角可以看到,3台焚烧炉内火焰熊熊燃烧着,生活垃圾在这里经过高温的“洗礼”变废为宝。
“这些垃圾在被投入到焚烧炉之前,先要在垃圾仓内经过3至7天的自然发酵。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水吸收形成高压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再带动发电机发电。这跟火力发电的过程是一样的。”该公司安全环保经理张引中介绍,汽轮机做功后的乏汽余热原本就“浪费”掉了,公司将原汽轮机更换为高背压抽凝式汽轮机,并改造辅机和凝汽系统,将乏汽热量利用,用于加热循环水出水温度,可以将供暖水温度提高至76℃,同时,厂内新建换热站还可以在极寒期进一步提升热网水温,满足供热企业的需求。
康恒环境能源公司供热项目正式投产运行以来,满足高陵区城区冬季采暖38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热需求,惠及121个小区、3.5万户居民。不仅满足了居民的供热需求,还实现了节能减排。该公司副总经理郭孝武表示,2024年,公司完成一台汽轮机和凝汽器的改造,后续将考虑再进行另一台汽轮机和凝汽器的技改工作,进一步增加供热面积,继续扩大节能和减污降碳效益。
降低企业成本 实现节能减排
作为陕西省首个推行优化供热结构,采用垃圾焚烧发电热能作为区域供热主要热源的典范,该项目实施投运不但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实现了供热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次供温75.7℃,一次回温42.7℃……在西安城投热力集团渭北供热公司的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紧盯着大屏幕上的一组组数据,关注着千家万户的供暖情况。然而,在锅炉运行区域,既看不到巡检人员忙碌的身影,也听不到设备机器运行的声音,两台天然气热水锅炉完全没有启动。
“今年采暖季,垃圾焚烧余热承担了我们辖区的民生用热,替代了原本的天然气锅炉,降低企业成本约55%,进一步实现了节能减排。”渭北供热公司生产运行室主任刘斌告诉记者,尽管使用垃圾焚烧余热进行供热还是头一回,但他对今冬供热效果充满信心。随着天然气锅炉停用,公司可以抽出原本负责巡检的人员对接服务用户,从11月15日到现在将近一个月了,无论是供暖效果还是服务效率,客户反馈均非常满意。
供暖温度有保障 居民收获幸福感
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或许并不关心供热使用的是什么热源,“屋子里暖和”才是他们最重要的需求。
“不用测了,今年冬天暖气好得很,我平时家里的阀门只打开三分之一左右,要是开得太大,娃还嫌屋子太干燥呢。”看到供热企业上门测温,高陵区大唐壹号小区住户罗女士招呼工作人员进屋,对今年供暖效果赞不绝口。她说,平时在家里穿单薄的睡衣就挺合适,即使打开窗户也不觉得屋子里冷,前几日气温高的时候,家里白天开暖气把温度“烘”起来,晚上睡觉关掉供暖管道阀门都没问题。
小区住户张女士说,白天坐在客厅开窗透透气,晚上睡觉也不需要盖很厚的被子。她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今年采用垃圾焚烧余热给居民供热,总之屋子里暖气热了,冬季住在这里就感觉很舒服。
优化供热结构减污降碳的可行路径
对于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来说,使用垃圾焚烧余热进行冬季供热,可以通过出售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产生的余热获得收益,为企业带来增收;对于供热企业来说,采用垃圾焚烧余热作为热源,相比使用天然气大大降低了成本;对于用暖户来说,这样的供热方式温度很有保障。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目前共有5家生活垃圾焚烧厂。高陵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热电联产供热项目于2024年3月谋划落地,9月正式启动建设,11月初完成供热设备安装、配套供热管网敷设、管网连通注水等工作,11月6日进行热网冷态循环调试,11月14日完成试供暖运行,11月15日正式供暖,不仅进一步优化了高陵区供热能源结构,完善了供热管网体系建设,提高了供热保障能力,也为西安市生活垃圾焚烧余热利用提供了成功案例,是西安市优化供热结构、减污降碳的可行路径。
相关专业人士介绍,采用管道运输蒸汽,距离越近成本越低,如果距离过远,蒸汽质量损失会明显增加,使用垃圾焚烧余热进行冬季供热,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与供热企业的距离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未来的挑战是如何将余热资源更加充分利用,输送到千家万户。
文/图/视频 本报记者 文晨 代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