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区羊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近年来,榆林市横山区将羊产业纳入“三区两地”发展战略和“一带三区多点”乡村振兴布局,不遗余力、接续推进品牌打造和产业迭代,陆续出台每年3000万农特产业奖补政策,建成羊产业大数据中心、羊文化展览馆等创新平台,并推出近百种羊系列食品。羊子全产业链释放出了比肩“煤油气盐”的资源效应,推动全区经济总量三年连跨三个百亿大关,首次进入全省县域十强。
羊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横山区是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诞生地,羊产业是全区的首位富民产业,也是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养殖户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来自羊产业。
横山区羊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瑞环日前告诉记者,横山羊产业发展自2021年以来进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阶段。截至2023年底,全区羊子饲养量291.31万只,全产业链产值38.04亿元。近年来,横山区规模化养羊程度不断提升,全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户数量2688家,其中存栏100-200只养殖场户2316家,存栏200只以上的养殖场372家。年均存栏100只以下的散养户16059户,万只养羊示范村28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建成陕西省陕北白绒山羊科技养殖示范园1个。
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
10月25日,横山区委书记苗玉祥在“陕北横山羊肉”区域公用品牌升级发布会上表示,横山区先后荣获“中国陕北白绒山羊生产基地”“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样板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陕西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区”等称号。这一张张“名片”,标志着“横山羊肉”初步成为榆林市乃至陕西省的特色品牌。为把品牌持续擦亮、叫响、做强,需要把更强的科技创新导入横山、把更好的项目资源引进横山。
下一步,横山区将按照“1322+N”产业发展布局,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化养殖、饲草料供应、屠宰加工、品牌营销等任务体系为抓手,推动产业种养加销全链条发展。
文/图 李强 本报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