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商洛讯(记者 闫鹏飞)老旧小区承载着城市建设的记忆和社区演进的文化脉络,但同时面临的是楼体老化、设施陈旧所带来的各类安全隐患。
位于镇安县城中心位置的黄金小区,就是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典型代表”。小区自1993年建设,至今30余年。“之前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房顶漏水、环境卫生差、小区管理混乱成常态,也让居民们抱怨不已。”近日,面对记者采访,永乐街道办镇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蔡炜说。
通过小区改造,黄金小区拆除小区内违法违规建筑,安装了充电桩,更换了老旧门窗,对房顶进行了防水处理……“小区环境改造好了,物业管理也提升了,住着越来越舒心了。”小区居民李先生高兴地说。
下一步,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按照“强化党建引领、落实五项服务”的“一领五服务”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小区管理工作,及时处置问题,智慧赋能、高效服务,不断增强小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变的是环境,暖的是人心。家住镇城社区后街68号丰景佳园小区4号楼的韩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家里老人年龄大了,上下楼很不方便,自从加装了电梯后,老人下楼活动方便多了。
在镇安县嘉禾林业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做最后的处理,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施工负责人程宏介绍道:“我们是8月份开始施工,拆除乱搭乱建柴棚8个,对入户电线更换,统一归纳到线槽,楼梯和外立面翻新等工作已完成,力争月底前全面竣工。”
这几个小区仅仅只是镇安县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自商洛市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镇安县围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目标,落实“一个专班统筹、单一包抓责任、典型示范带动、专栏宣传引导、日督周报月评”五项机制,有力有序开展居民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全县58个物业小区由住建局负责,督促物业公司做好整治工作;103个单位自管小区,由各单位负责组织环境整治工作;32个“三无”小区,落实了32个包抓部门全面开展整治;其余小区、自建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永乐街道、各社区负责整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全县共拆除飘窗、防护栏、花架、柴棚违法搭建等820余处,清理小区垃圾850余吨,恢复花园11个,硬化院落1.3万平方米,新增、划定停车位210个,安装充电桩1130个,安装门禁系统17处,配备灭火器110个,13个小区已全面落实“4+7”机制。
“下一步,镇安县坚持机制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违建拆除为重点,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线缆规整、管网完善、配套补齐,推进‘4+7’长效机制全面覆盖,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小区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镇安县住建局局长董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