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正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让全球各类特色商品轻松走进百姓生活,成为连接内外、展示多元文化交融的活力纽带。
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中亚好物
12月24日下午,在位于西安火车站内的全省首家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超市,游客王悦挑选着心仪的商品。“没想到在火车站候车的间隙,还能如此便捷地选购来自中亚的特色好物。这些商品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质量看起来也不错,价格还挺实惠。”
“店里的所有进口商品都是我们从‘搭乘’中欧班列而来的6000多种商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因为考虑到火车站消费群体以旅客为主,所以店内商品门类以生活必需品居多。”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超市负责人王莉斌介绍。
逛个公园,也能“邂逅”外国货。啤酒、蜂蜜、饼干、糖果……在西安浐灞国际港一家企业的生活体验馆里,摆满了“搭乘”中欧班列而来的消费品。
距离它不远,便是中国—中亚西安峰会的重要落地成果之一——中亚公园。丝路会客厅作为其特色主体建筑,为西安市民与游客精心打造了集购在中亚、游在中亚、食在中亚、乐在中亚于一体的一站式体验平台。
陕西地处内陆,不沿江不靠海,众多外国货究竟从何而来?
答案就在西安国际港站。站内,一列列中欧班列仿若钢铁巨龙,满载货物,驶向欧洲与中亚各地。
今年前11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706列,同比增长26.8%,开行量据全国榜首;进出口货物量达533.3万吨,货值846.8亿元,分别增长22.9%与6.2%,超去年全年总量。西安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累计开行中欧班列数量突破2.5万列的城市。
正所谓“道路通,百业兴”。在第七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与泰华树胶(大众)有限公司顺利牵手,成功签署了一份12000吨天然胶混合胶的采购大单,合同金额约2000万美元。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航伟表示,伴随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公司出口的橡胶产品和轮胎在总产值中的占比已达56.6%,此次签约对公司深度融入共建 “一带一路”意义重大。
他还透露:“当下,我们的轮胎产品已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去年海外销量增幅达40%,今年预计增长率在20%—30%之间。”
从“你们”到“咱们”西安“好city啊”
6月16日,长龙航空GJ8937航班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飞往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际机场。
这是继西安—塔什干航线后,我省第二条直通乌兹别克斯坦的客运航线,标志着“空中丝路”再次扩容。陕西在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7城客运航线全覆盖,也方便更多“老外”在说走就走的旅行中领略古都西安的魅力。
今年1月至9月,西安口岸入境外国人超过8万人次,同比增长2.6倍,其中使用免签政策入境的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6倍。古老的城墙、庄严的兵马俑、热闹的大唐不夜城……各种肤色的游人对着镜头高呼“city不city啊?city啊!”
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东萌透露了一个细节: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投资建设了农业物流加工园,并定期组织外籍员工来西安参观文化古迹。在交流互动中,外籍员工对中国朋友的称呼从过去略显生分的“你们”,已然转变成了饱含亲切与认同的 “咱们”。细微的变化背后,是民心相通的生动写照。
丝路美食上桌,中亚货品上架,中欧班列穿梭,民生领域交融。下一步,陕西将下气力培育更多外向型经营主体,支持企业发展跨境业务,持续巩固优势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保持外贸外资的增长势头,持续助力全省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袁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