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张贴“骑手友好通行指南”。
记者昨日从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获悉,西安正在加快推进“骑手友好街区”建设。通过整合社区、物业、爱心企业等多方资源,为骑手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实现互惠共赢。
破解难点 一张“骑手地图”畅通配送“最后一公里”
为着力解决骑手配送末端“进小区难”“停车难”“取餐难”等现实问题,西安市长安区靖宁路社区通过线上问卷、线下问需的方式收集外卖小哥的建议,联合辖区物业,设立“外卖车辆专用停放点”“小哥泊位”等为骑手提供方便。
据靖宁路社区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开辟“骑手绿色通道”。在小区显著位置张贴了“骑手地图”,帮助骑手快速定位楼栋、出口,顺利完成“末端配送”。多名骑手表示,“地图指示清晰,省时又省力,出错率比以前明显降低。”
书香路社区则依托“舒心驿站”“红色物业”“商业体”三大平台,为骑手开辟了休息、充电、就餐等多项便利服务。尤其是“舒心驿站”,除配备空调、微波炉、医药箱等必需品外,还提供党课、法律援助等“增值服务”,广受好评。
友好驿站 让暖心服务触手可及
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社区,“小南e家亲”品牌的“骑手友好驿站”已正式投入使用。该驿站按照“六有”标准建设(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服务项目、有工作流程、有服务制度),不仅满足骑手的日常休息与补给需求,还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更加专业化的支持。记者在现场看到,驿站内有专门的阅读角和充电台,空调、电视、微波炉等一应俱全,为骑手们带来切实的便利。
驿站负责人表示,“过去骑手来社区,往往只是短暂停留。如今,我们希望能把这里建成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让骑手们在繁忙工作之余,也能享受到‘家门口’的关怀和帮助。”
“双向奔赴” 骑手助力基层治理
值得关注的是,长安区在加强对新就业群体关怀的同时,也积极引导骑手参与社区治理。长安区广场南路社区通过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站微信群”,让外卖骑手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利用其“走街串巷、贴近居民”的优势,协助社区收集、反馈公共设施破损、路面坑洼等问题。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骑手们平均每天要跑几十个小区,发现的问题往往比我们更及时、更细致。”
除此以外,长安区委社会工作部还坚持“党建引领”,鼓励骑手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与社区党组织、相关单位加强联系,共同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社区的青少年志愿者也会在特定节日为骑手送上暖心礼包,进一步拉近双方关系。
文/图 本报记者 朱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