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准点、控好线、围住面……梳理详细的数据,据了解,2024年在复杂的交通状况下,西安市公安局西咸新区分局交警五中队相较上年度,交通事故下降55.56%、亡人事故下降57.14%、受伤人数下降60.58%、交通事故中财产损失下降49.86%。
该中队结合交通流量、违法、事故等规律特点,精准研判本辖区事故风险时段、地点,针对上年度61%的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晚高峰和夜间,以及事故高发点的实际情况,科学部署警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包干工作制,极大提升了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路面见警率。
“我们辖区一些地点只有红绿灯,电子警察配备不足,特别是夜间路旷人稀,久而久之,一些驾驶人产生侥幸心理,闯红灯、逆向行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随之而来。”交警中队事故科民警王磊介绍,该中队研究成立专职工作组,加强夜间易发交通事故点位的蹲点防控,有效遏制了交通事故高发的势头。
据统计,今年以来,18时至24时晚高峰和夜间时段的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了81.8%。
泾河新城正阳大道、原点大道、沣泾大道、泾河大道、高泾大道是辖区横跨南北、贯穿东西的5条主干道,运载煤炭、沙石、钢铁等物资的过境重型大货车多,除周边的大型运输企业外,也有很多过境车辆,超载、超速等情况尤其突出,成了交通事故的“顽疾”,也是五中队的“心病”。为此,中队“对症开刀”,一手开展专项排查整治,一手组织警民互动活动,双管齐下,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中队专门成立了5个巡线小组,严厉打击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2024年全年查处“三超一疲劳”1167例、“百吨王”85例、面包车超员载客332例、渣土车违法314例,中重型货车右转不让行767例……全时段严格执法,交通事故下降显著。
此外,针对辖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无照驾驶、不戴头盔驾驶电动车、不注意观察随意变道、横穿马路的交通违法现象较为普遍的情况,该中队实行“民辅警包片包路段,网格员包村包社区”的责任承包模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协管,充分发挥警社共治效能。
本报记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