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5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铁直达香港 陕港合作再添新动能

CR400BF-Z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车厢内,乘务人员正在更换新的座椅套。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发轫之地,承载着厚重的商贸底蕴与文化传承;香港身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汇聚着多元的潮流风尚与创新活力。2025年1月5日,翘首以盼的西安至香港直达高铁正式开行。

民心相系,丝路相连,产业相融,从科技创新、科研交流到文旅合作,陕港合作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态势。

正如港区省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大公报副总编辑郑旭荣所言,作为西北地区首条直通香港的高铁线路,高铁的开行不仅密切了陕西与香港的交流,更将进一步拉近西北与香港的时空距离,为促进西北地区与香港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提供全新动能。

陕港合作蕴含着巨大商机

2024年9月4日,陕西高质量开放合作交流会在香港举行。

作为此次会议的嘉宾,中证鹏元国际评级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李林芷再次见证了陕港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本次会议上,陕西省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协议,两地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分别签署了科创、经贸、教育、文旅等协议,推动陕港合作迈上新台阶。

“上半年我们的产值超过1亿元!”港资企业陕西日月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月芯公司”)董事长郑胜斌说,公司2020年落户铜川市新材料产业园区,当年投产,当年就成为规上企业。

在郑胜斌眼中,陕西资源储备雄厚、地理位置优越,营商环境逐年优化。尤其是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分布,为从事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及软件开发的日月芯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与人才支撑。

日月芯公司的成功只是陕港合作共赢的一个缩影。

陕西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涵盖从高端制造到新兴科技的各个领域,为港企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天地;深厚的科研实力孕育出无数创新成果,亟待商业化落地;活跃的消费市场,更是蕴含着巨大商机,吸引各类投资者纷至沓来。

同时,陕西企业也希望借助香港这一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平台优势,加速“出海”步伐,拓展海外版图,提升国际影响力。

陕西省商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一直是陕西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去年1-11月,香港地区在陕设立企业108家,增长33.3%;实际使用外资2.34亿美元;陕西对港进出口同比增长26.7%。

积极搭建文旅交流桥梁

2024年2月,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发布公告,增加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青岛市为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消息一出,文旅市场反响热烈。香港旅游发展局迅速行动,2024年3月13日在西安举办旅游业推广新闻发布会。

“我们欢迎西安市民朋友多来香港旅游,多参加香港不同的盛事活动,了解香港的文化和特色。”发布会上,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发出诚挚邀约。

西安与香港,多年来积极搭建文旅交流桥梁。双方文旅部门携手,组织重点旅游企业踊跃参加各类展会,从“香港国际旅游展”到“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陕西展位尽显古韵秦风,吸引众多港澳及国际游客目光;而香港企业也频繁现身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带来国际前沿的文旅理念与产品。

不仅如此,在传统节日期间,两地互动频繁。每年在举办“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期间,陕西邀请香港旅行商深度体验“寻根祭祖游陕西”线路,感受华夏文明起源的震撼。同时,陕西文旅团队还与香港陕西社团联合总会紧密合作,在重要节点投放陕西文旅宣传片,让香港民众足不出户领略陕西风采。

在国际旅游推广舞台上,陕港也是强强联合。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两地文旅部门聚焦“一程多站”旅游产品推广,将兵马俑与维多利亚港、大雁塔与港式美食巧妙串联,引发国际市场广泛关注,拓展了文旅国际影响力。

数据见证着两地文旅交流的热度。仅2023年,全省累计签注签发往来香港通行证32.37万张,其中西安市就高达21.49万张,占全省约三分之二。

香港市民青睐陕西美食

尽管是寒冬,宝鸡市太白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连片的高山蔬菜长势良好,工作人员正忙着除草、采摘、分拣。新鲜的罗马生菜、娃娃菜等蔬菜,将在48小时内送往附近各大商超以及2000多公里外的粤港澳大湾区。

68岁的袁师傅身着厚厚的棉衣,穿梭于大棚之间。他感慨地说:“如今有了这些高科技大棚和农机帮忙,冬天种菜可比以前省心多了。咱这儿种出来的高山蔬菜,水分足、口感好,大城市的人都爱吃,成熟采摘后,可是要卖到香港去的。”

从2003年开始,太白县的优质蔬菜就开始直供香港,每年年初会对经过认证的蔬菜基地进行规划,确定每一片区的品种,并对育苗、栽培、采摘时间等进行精准把控。新鲜蔬菜采摘后通过空运及冷链车等方式运送至目的地,确保消费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享受到太白县高品质的高山蔬菜。

从陕西到香港,不仅有高山蔬菜的南下,还有特色美食的跨城奔赴。

从2024年9月1日起,陕西特产专柜正式入驻华润万家香港旗下的部分U购select超市。在湾仔、西环、东涌、沙田以及天水围等地的部分门店内,地道陕西美食纷纷上架亮相,逐步融入香港市民的日常饮食,为香港消费者带来了来自陕西的独特风味与美食体验。

筋道爽滑的宝鸡擀面皮、鲜香四溢的澄城水盆羊肉、质朴醇厚的荞面饸饹、软糯香甜的甑糕……在陕西特产(香港)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倪好看来,陕西特产进入著名连锁品牌超市销售,希望香港市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陕西的特色文化和美食,同时促进生产企业品牌化发展,助力陕西乡村振兴、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两地科技交流成果频出

近年来,陕西将科技创新作为陕港合作重点推进方向,积极推动高校联合办学、技术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促使两地科技创新主体交流渐密、成果频出。

2024年9月3日,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研究院和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在香港揭牌。

依托香港和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研究院将促进产业创新资源在“两港”双向流动,大力推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产业转化与香港国际化前沿科学的良性互动,实现校地企产学深度融合、共赢发展。

同期揭牌的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是西北地区首个此类科研中心。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春表示,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必须重视科学引领。两校将充分发挥分析测试平台、行星科学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作用,深度参与国家深空探测计划,产出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成果,使两校合作迈上新台阶。

不仅如此,在联合攻关方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围绕金属材料、中国电科第三十九所与香港亚太公司聚焦航天科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香港大学发力信息网络、长安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瞄准智能行李托运领域,各自发挥专长,联合开展科研攻坚,力求突破技术瓶颈,抢占科技高地。

而在教育人才培养层面,交流互动同样频繁。2024年12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024级开学典礼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单智伟在典礼上表示,学校将全方位强化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深挖两校在科研、教育、服务社会等领域合作潜能,放大强强联合优势。

陕港两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与港澳创新主体围绕平台共建、项目共推、人才共育多点发力,不仅在科技领域斩获颇丰,更极大地促进了人文交流,拉近了两地的民心距离。

政协委员提案助力高铁开通

2024年12月18日,一则喜讯让港区省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大公报副总编辑郑旭荣难掩喜悦:“期待了很久,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直达高铁开通后,陕西与香港的互动交流肯定更加紧密。”

长期以来,陕西与香港两地人员往来主要依赖直达航班和中转高铁。2018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通车,旅客虽可从西安北站出发,经广州南站或深圳北站换乘抵达香港西九龙站,但频繁往返两地的郑旭荣却深受中转换乘之苦。2024年省两会期间,郑旭荣提交《关于开通西安直达香港高铁线路,助力陕西高质量对外开放的提案》。

2024年 9 月,西安铁路局再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申请开行西安北至香港西九龙动车组。在西安铁路局与陕西地方政府的精心组织、协调下,国铁集团鼎力支持,增配多组 CR400BF-Z 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陕港直达高铁开行正式纳入 2025 年一季度调图。

2025年1月5日,翘首以盼的西安至香港直达高铁正式开行,线路由原西安北至深圳北高铁延伸至香港西九龙站,单程仅10小时05分(从西安出发)或10小时54分(从香港出发),并实现每日双向对开,极大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