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2025陕西两会特别报道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0日
支持西安北部先进制造集聚区建设
代表建议:设立渭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

今年陕西两会上,邹晓刚、李西宁、王永杰、马胜利、李振国等十余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关于加快渭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建议,呼吁支持西安北部先进制造集聚区建设,将交通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统筹中央及省上建设资金,设立渭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支持渭北地区骨干路网等设施建设,让其东西畅通、南北贯通。

发挥高陵渭北综合交通枢纽作用

近年来,西安市高陵区紧抓发展机遇,地区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地铁10号线一期正式通车,高陵迈入“地铁时代”。西延高铁、210国道过境公路南段项目顺利推进。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横两纵”高快速路体系和“九横九纵”主干路体系。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实现新突破。完成25所学校改扩建、48所学校校园环境整体提升,新增学位12000个。

省人大代表们在建议中指出,西安北部片区详细规划明确高陵要打造西安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高陵规划了“四横四纵”的高快速路体系(四横:西安外环高速、城市环线公路、泾高北路、高泾路西段;四纵:北辰大道—西铜公路北段、旅游大道、鹿苑大道南段、京昆高速)和“九横十一纵”的主干路体系(九横:环高北路、高泾路东段、纬二路、渭阳十一路、渭阳九路、渭阳四路、渭阳二路、渭阳一路、长庆大街;十一纵:西铜公路南段、渭环西路、泾渭路、渭阳路、桑军大道、泾惠十路、泾惠八路、鹿苑大道、西韩大道、泾惠三路、泾惠二路),进一步强化高陵渭北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加快建设内畅外联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渭北地区汽车产业布局仍需优化

“当前,渭北区域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和不断扩大的产业规模,客运、货运需求和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省人大代表们认为高陵正处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荣的关键阶段,与西安北部先进制造集聚区和西安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仍有差距。

交通作为经济发展基石,为经济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动力。省人大代表们在提交的建议中列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在畅通东西方面:跨区道路衔接不畅,高陵、经开区与泾河新城受咸铜铁路、西铜公路影响处于割裂状态。

在贯通南北方面:跨渭河通道供给不足,满足高陵境内跨渭河市政化通道为鹿苑大道、泾渭路、地铁10号线公轨两用和西铜公路4座跨渭河大桥,包茂高速、京昆高速无法满足市政化通行,老210国道承重有限,跨河交通设施总量略显不足,缺少立体交通设施,市政化程度仍需提升,货运、客运压力较大。

在产业发展方面:以高陵区、经开区泾渭工业园为中心的渭北地区,汽车产业布局仍然不够,缺乏高等院校特别是汽车产业相关研发机构,产业集群还没有发挥倍数效应甚至裂变效应,不利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建议设立渭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省人大代表们联名建议,支持西安北部先进制造集聚区建设,将交通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发挥高陵渭北综合交通枢纽作用,统筹中央及省上建设资金,设立渭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或纳入全省“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尽快改变渭北地区交通配套落后状况,推动汽车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链成群,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支持渭北区域骨干路网等设施建设。打通与西咸、西渭融合的东西通道,结束与泾河新城、临潼区、渭北新城的路网割裂状态。支持西安市加快实施城环高速项目,强化“高陵泾河新城三原”组团的交通联系。从建设用地报批、资金支持方面加快兰池三路、渭阳一路东延伸建设,密切渭北地区高陵板块、泾河新城、渭北新城的交通联系。贯通南北方面,加强中心城区与渭北地区交通联系。支持西安市尽快实施北辰大道北延伸段、西阎快速路项目,加快210国道西安过境下大寨至侯官寨公路建设,支持西铜公路渭河大桥南岸段至外环高速段、西韩公路高陵城区至浐灞国际港新合段改造提升,推动渭北地区与中心城区的快速通勤、一体通行。

支持引导以汽车产业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向渭北地区布局和聚集。出台差异化产业引导支持政策,聚焦以高陵区、经开区泾渭工业园为中心的渭北地区,布局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配套的大项目好项目,依托陕汽、吉利“链主”企业,招引更多核心配套企业和紧密型供应商,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集链成群、集群成势,做大做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整合链主企业研发力量和高校专业资源,设立陕西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中试转化平台(基地),大力促进技术成果就地转化,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赵明 朱娜娜